三日记:浙江阅读这一年
第二届浙江全民阅读节在甬举行
三日记:浙江阅读这一年
2016年11月25日 09:44:5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李月红 方扬帆
第二日·观店记
转型做文创品的越来越多
作为书展的“标配”,民营书店参展是不可或缺的,省内外近20家知名书店参加了本届书展。
本土书店人气十足。宁波枫林晚书店已扎根本土14年,此次除了大量展示以人文社科为主的新书,书店还带来了自创的“好日子”系列文创产品,根据牡丹灯记、天一萌虎、宁波老地图等元素研发而成,将宁波熟悉的地标做在书签、手机壳上。奉化三味书屋则将展区布置成一个民国老照片客厅,民国风十足。
作为一家大型图书批发企业,杭州市文化商城携旗下三家民营书店首次参加书展。这家店也是整个展区内图书销售品种最多的,带来200多箱图书参展,不同图书予以不同折扣。负责人李大军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实体书店遭遇的寒潮也影响了上游批发链,目前该商城一半以上的销售量来自网店进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新展商释放新信号。书展现场,作为一个多年跑线记者,笔者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书店正加速跨界融合。杭州晓风书屋带来了独家产品——丰子恺系列文创产品,他们将书、画和丰子恺的艺术作品创意成艺术衍生品,变成书桌上可见的笔、镇纸、书签或者冰箱贴等百余种书房用品。台州书城在最好的区域摆上了20余种文创日历,有亲子的、唐诗的、故宫的、萌宠的,种类繁多。而“猫的天空之城”书店则不售书,只卖胶带纸、笔记本等原创类文具,为此书店还成立了十人左右的文创设计部。
复合式经营,正在成为更多浙江传统书店的转型之道。三味书屋负责人卓科慧带来了首款原创帆布包,纯黑色,少量文字加线条手绘,18元一只,你甚至找不到关于书店的任何信息。这是卓科慧的刻意为之,既然是市场产品,就应该屏蔽更多主体信息。在宁海十里红妆书店展区,负责人李皓正在向读者推荐将于明年元旦投放市场的文创产品,以“纸婚”为题材,书店设计了黄历、A4打印纸、文具、瓷器等多款喜庆产品。
“民营书店跨界文创行业,说明我省实体书店的发展呈现稳中回升的趋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省市三级多举措帮扶实体书店转型,书店自身也在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革新,在价格竞争力、文化体验、文化交流、共同素质提升上做足做好文章。
相比其他书店的多元经营,杭州通雅轩书店则选择了坚守传统。20平方米的展位找不到跨界迹象,门口海报上推荐的是自家包销书《时代漫画》;重点荐书区以宁波地方古籍为主;架上放着七八种线装本古典名著,是近年来卖得最好的古籍图书。书店负责人郭军认为,深耕细分市场也是一种转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书店通过增加精选品种等方式,每年保持了40%-50%的增长速度。
“电子书的迅猛发展以及全新的阅读方式影响年青一代,纸质书还能有未来吗?”笔者问。郭军的回答是:我不敢说。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最好载体,线装古旧书、古籍图书(纸质)行业,会生存下来。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24亮“家底”,让公共服务活起来
- 2016-11-24四级志愿服务网络温暖一座城
- 2016-11-23宁波10个区市县党政一把手履新 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