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4万多山里人重返家园
台州黄岩4万多山里人重返家园
2016年11月01日 14:33:4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庆丽 周薇薇
游客在乌岩头村进行手工体验。
黄岩布袋山风景区。 黄正明 摄
黄岩半山村一角。
在全国的版图上,“空心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显著问题之一。
浙江的不少村庄,也曾遭遇“空心化”之痛。从有着“绿野仙踪”之称的舟山后头湾村,到许多仅留下老人和孩童居住的孤独村庄,“空心村”带给人们的是惊叹,是惋惜,更是无尽的思索:怎样才能留住日渐消逝的家园?我们的乡愁又将在何处安放?
在台州黄岩区的西部偏远山区,近年来先后有40多个“空心村”成功逆袭,变身为一个个创业热潮涌动、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行走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我们一起来倾听众多“回归者”的创业故事,也希望这些村庄的复兴路径,为更多乡村的崛起提供借鉴。
黄岩西部,群山绵延,无际无边。
这山间,蕴藏着绝美的风光和丰饶的物产。面积达440多平方公里的长潭水库水质澄澈,烟波浩渺,如同一条宽阔的绿丝带缠绕在山峦之间,将屿头、平田、上垟、富山、上郑、茅畲等6乡与省级中心镇宁溪镇串联起来,构成了西部山区的基本地貌。
这山间,也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滞后的交通,长期与外界隔绝。这些村里,曾有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业,人口稀少、耕地荒芜、老宅破败的“空心村”现象普遍。
可就在最近几年,4万多名漂泊在外的山里人归来了。
他们带着项目与资金,以其独到的眼光与创业热情,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成山地蔬菜、特色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或将闲置房屋整合后投入市场化运作,经营起民宿、农家乐,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多元增长到2.5万元。
让每一片土地物尽其用,让每一个村庄生动起来,这是来自大山的呼喊,也是每一个回归者的向往。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29中南大学扶贫记:乡村旅游致富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