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公益救援中上一线 温州妈妈成国内首位女性工程潜水员
为在公益救援中上一线 温州妈妈成国内首位女性工程潜水员
2016年10月07日 15:58:10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此外,潜水员还需通过氧过敏、耳膜感应和调整平衡内外压力等各项考核,还要过“三关”:体能关、技能关、心理关。
不过,队友们对她抱有信心。一名男队友印象非常深,他记得,一次到厦门进行潜水培训,所有男队员潜到20多米深处就产生了幽闭恐惧症,没坚持几分钟就上来了。但杨赛琴心理素质很好,她能在海底20多米深处呆上半个小时仍若无其事。
难关
几次潜水都遇上生理期
这个麻烦男队员可没有
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是学习工程潜水的第一步。一套近百斤重的潜水装备,就让杨赛琴不好受。
“幸好和我一起学习的几十名男性学员,都很照顾我。”杨赛琴说,她的装备是所有学员中最轻的,总重量约70斤。
初次学习工程潜水,对她而言难度最大的是要适应水下环境。“跟休闲潜水完全不同的是,这里的潜水训练,完全看不清周围是什么东西,只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正因为眼前漆黑一片,所以,在学习工程潜水之初,主要是克服心中的恐惧。“有时候,你不知道脚下可能踩到什么,或摸到什么,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慌张,这可能导致供氧不足而溺水。”她说。
对女性来说,还有一个困难,就是遇上生理期时,特别苦,因为女性怕寒,长时间泡在低温水中,寒气易侵入体内。
“好几次训练,都尴尬地碰上了我的生理期,我也因此受寒。刚开始训练的几个月,我受寒后反复感冒,后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状况才有所好转。”她坦言,相对于男性,女性从事工程潜水确实更不易。
好在训练时,教练都会排除危险因素。经过了628学时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学习后,杨赛琴终于获得了由中国潜水打捞协会颁发的“工程潜水空气潜水员证书”,成为获得该协会颁发证书的首位女性。
多数男性学习这门技能,是为了以此找到一份相应的工作。但杨赛琴说,她希望能用这个技能,在今后的救援过程中发挥力量。
相关阅读
- 2016-10-07十一国庆尾巴撞上缙云烧饼节 舌尖上诱惑...
- 2016-10-07一封来自外交部的感谢信
- 2016-10-05堰塞湖底搜寻即将展开
- 2016-09-21聚焦“两学一做” 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
- 2016-08-31余姚党员立足岗位履职践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