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三代守墓人和一个世纪的粤剧往事:期待粤剧声再起

2017年04月05日 14:27:14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郭艽 谢煜楠 黄芷欣

  “扫墓人”

  每年清明节,李日河一家都会来八和墓园扫墓。“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我弟弟都(葬)在这里……”李日河指着弟弟李日海的墓地说。

  5年前,弟弟李日海突然过世,李日河决定接手照看墓园。“它(墓园)是我爷爷、父亲、母亲和弟弟的心意,所以我要继续守下去……”对于李日河的决定,家里人“不支持也不反对”。 

  守墓人没有工资,每年春秋两祭有两百块钱补贴费,“还有扫墓人(会)封个利是什么的”。

  作为三元里的村民,李日河并不缺钱。1993年,村里的耕地之上建了宾馆、商店、饭店……三元里村民开始每年都有分红,现在李日河每年分红有四五万块钱。

  从前,李日河每天去白云山锻炼,接手墓园后,李日河就不再去爬山了。从家里到八和墓园有三四公里,李日河骑自行车要十几分钟。“上午来一趟,下午来一趟,一天要花掉三个小时。“回家就聊聊天,或者看看电视。”李日河说,他不喜欢看粤剧,“小时候没怎么看,改革开放后再看时,我都四十多岁了……”

  从走马岗走进一条小巷,两边是低矮的厂房,挂着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的皮革。往前不到50米,就是八和墓园,上面有“八和墓园”几颗字。右边的柏松遮掩下,有一块牌匾,是广州越秀区政府于2009年挂上的文物保护单位牌匾。

  “万物有生也有灭,如果市场不需要这么多团体,肯定也会淘汰一批粤剧团。”罗丽说,广州自发的“私伙局”越来越多,说明民众的参与度比以前增加了。

  私伙局从粤剧演变而来,大部分不穿戏装,只需乐器伴奏演唱,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他就喜欢看‘粤剧’。”罗丽说。

  3月下旬,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香港人冯兆炜和妻子到墓园扫墓,他们在墓碑前摆出几盘水果、点燃蜡烛和香,在一只花色的桶子里烧纸。“广东市民厚爱,所以它(八和墓园)一直保存到现在。”冯兆炜说,公墓里很多人都是他的好朋友。

  八和墓园内,李日河种的粉蕉。

  相比对面的三元里抗战纪念公园,周边的人多数对墓园不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街道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去过墓园好几次,那时里面杂草很深,在他的印象里,那是“很小的一个墓园,我们原来它叫名伶古墓。”

  李日河有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今年30岁的小儿子在广州电信局上了四年班后,又考进了浙江大学,前几天,他从上海坐飞机去了德国留学。

  “他要在德国读半年,读完说不定就在那边工作了。”李日河说,今年清明节,小儿子回不来了,再过几天,38岁的大儿子会带孙子一起来扫墓。

  “咿咿呀呀”的胡琴和婉转柔美的粤韵很久没有响起了。64岁的李日河说,两个儿子不会接他的班继续守墓,不知八和墓园的未来将如何?

  (部分资料参考:《八方和合》(八和会馆会史)、《南国红豆》杂志)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