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三代守墓人和一个世纪的粤剧往事:期待粤剧声再起

2017年04月05日 14:27:14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郭艽 谢煜楠 黄芷欣

  李家人守墓至李日河,已经是第三代第五人,历经大半部广东粤剧史。

  清同治年间,粤剧艺人购买了三处义地,其中之一就是现广州三元里走马岗路的“八和墓园”,也被认为是国内现存唯一一座梨园公墓。

  “以前这里全是山,里面都是山坟,边上20米外有一座大水塘。”今年64岁的李日河说,3岁时,他跟着父亲来墓地,坐在名伶薛觉先墓碑边的狮子上,一位来扫墓的香港人给他拍了一张照,“可惜结婚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李家祖先居住走马岗,自爷爷李祖礼起,到父亲和母亲,再到兄弟李日海、李日河,李家人守护这座梨园公墓,迄今有一百多年。

  百年风雨,公墓已难见当年模样。邻近的物流公司往外扩张,墓园只是用一堵围墙简单围住。4月3日上午,梨园行的弟子、亲人零零落落赶来祭拜,不少人年过花甲,携带儿孙辈来上香。墓里都是老前辈,而下一代人学粤剧、听粤剧的都少了。 

  一位从广州市郊赶来祭拜师父的老先生黯然回忆,从前师兄弟很多,他跟着剧团学戏,跟着师父做戏服,后来故人们“残的残,死的死”,眼看着粤剧衰落,他也转行了。

  粤剧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广东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孙旭亮介绍说,广州市看粤剧的,大概只有2000人。

  2010年左右,广东省的粤剧团全面进行事业单位转企业改革。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52号文件提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扶持戏曲,支持政府购买项目。

  清明节,历史化成了一堆纸,在“八和墓园”的花色桶子里燃烧。粤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还在延伸。

  “守墓人”

  刚下了一场雨,雨水“滴答滴答”往下落,一颗颗砸向整齐的墓碑。

  李日河坐在墓园的平房门口,听着从屋里传出来的音乐——一首董文华的歌,一边说起他们李家与粤剧的渊源:二十世纪初,爷爷李祖礼迷上了大戏。

  刚下了一场雨,李日河坐在凳子上听现代音乐。

  明清时代,广东已有戏曲活动,外江戏班(外省来的戏班)纷纷南下演出,本地戏班也在各地出现,但一直到民国以前,广东流行的多是外江戏班。

  “城里的官员都是外省来的,他们喜欢请外江戏班去唱戏。很长一段时间,粤剧只在农村一带流行。” 研究粤剧二十多年的“八和会馆”名誉主席崔颂明对澎湃新闻说。

  民国十四年(1925年),“八和会馆”召开会议,名伶千里驹提出,将沿用多年的“大戏”改为“粤戏”,即后来的“粤剧”,从此本地戏班得到了正名。

  本地戏班到三元里农村演出,村中青年李祖礼对这种戏很是喜欢。 “他后来经常去茶馆跟他们聊天”,李日河听父亲说,爷爷当年结识了很多粤剧艺人,加上家住附近,李祖礼提出给“八和会馆”看守墓园。

  从上个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守墓成为了李家的传统。

  1953年,李日河出生时,爷爷李祖礼已经过世,父亲李德成接手了墓园。李德成曾对子女回忆,“八和会馆”一共购下四个墓园,最后只剩一个“八和墓园”。上世纪中期,“八和会馆”一度被中止活动,墓园四围也遭到“蚕食”,但李家人从未停止打理墓园。

  李日河在八和墓园扫落叶

  “八和墓园得以保存,主要因为薛觉先的墓在里面。”崔颂明说,当年薛觉先和梅兰芳齐名,被国内戏剧界称为“南薛北梅”。

  “文化大革命”时,除了薛觉先和唐雪卿(薛觉先夫人)的照片被打烂,“八和墓园”的墓碑所幸多数完好。崔颂明回忆,1986年,薛觉先遗孀张德颐和儿子薛鸿楷还曾到墓园祭拜薛觉先。

  1987年,“八和会馆”正式收回“八和墓园”。第二年,广州市规划局核定“八和墓园”的规模:面积为736平方米,合1.10市亩,一眼可以望到边。

  墓园内有一棵很大的芒果树,几乎遮住了整栋老旧的平楼,那是李日河母亲守墓时载种。1967年,父亲李德成过世后,母亲承担起守墓这项义务,她在墓园里种了芒果、木瓜等果木树。

  如今,这棵芒果树每年能挂几百斤果,秋天时,来扫墓的人有时也摘来品尝。

  芒果树旁边有一棵小枇杷树,树上有几颗黄色的枇杷果。“那是我弟弟种的”,李日河说,弟弟李日海曾是一位的士司机,2004年母亲过世后,他接手照看“八和墓园”,直到2012年因病过世。那片李日海曾经种菜的地方,成为了他最终的归宿,他也是墓园最后一位入葬者。

  因为场地面积所限,“现在的墓园,不能人进,也不能人出。”“八和会馆”总务部主任小蝶儿说。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