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心里的“自家人”
居民心里的“自家人”
——记冲锋在瑞安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工作一线的党员嵇丽君
2016年12月07日 14:58:21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金邦寅
紧盯不放,居民们乐着跟她签协议
7月份,玉海办事处成立了11个政策处理攻坚组,嵇丽君被调整到第4攻坚小组,着重负责第8幢和3号楼住户的协议签订工作。
“我知道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工作,需要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只能鼓足勇气、定下决心,直面问题,主动走到矛盾中去,走到群众中去做工作。”嵇丽君这样说,“身为一名党员,组织上把任务交给你,就是对你的考验和信任,我没有理由不去完成好。”
经验丰富的她知道,拆建协议的签订宜紧不宜松,拖不得、等不起,必须一鼓作气。为此,她内紧外松,盯牢不放,并且自我加压,按照先易后难的办法逐个击破。为了抢抓工作进度,她发扬“螺丝钉”精神,赶早候晚、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每每单独入户做工作,一次两次,到五次六次。
住户小杨家的情况复杂,嵇丽君先请此前已签订协议的8幢东住户老陈帮忙(人比较热心,与杨父是朋友),做小杨家人的思想工作,再通过其家人共同做小杨的工作。但小杨不为所动,并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为了找到小杨面谈,嵇丽君自己乘车,来到其所在的塘下某服装店。这一切让小杨大吃一惊,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次谈话之后,小杨感受到嵇丽君的拳拳诚意,最终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次,为了找到一位住户,她与同事辗转打听到了这位住户的工作地,然后从玉海街道找到潘岱街道,最后在一个偏僻的仓库里找到当事人……
8幢西住户老林,也是她的重点对象。起初,他提出一楼要等同二楼的标准给予安置,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为此,嵇丽君两次入户做工作,不厌其烦地解释和劝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紧盯不放的攻坚下,老林最终也松了口。更想不到的是,在签下协议后,老林的思想来了个180度大转变,极力帮助嵇丽君做其他住户的工作。直至现在,每次嵇丽君给老林打个电话,他就会特别高兴。
7幢西住户老陈,家中住着90多岁、患心脏病多年的老母亲。10月21日,在玉海街道办事处组织两千六住户紧急撤离时,不管怎样做工作,陈家人思想就是不通,见此情形,办事处领导当即点名让嵇丽君来负责。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嵇丽君没有多想,二话没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其实,7幢根本不是她的责任范围,当时她完全有理由推托的。经过几天的努力,她成功做通了老陈一家人的工作,不仅及时配合搬离,而且签订了拆建协议。
“你人真好,以后保持联系,要像亲戚一样往来。”这是很多住户反复跟她说过的一句话,甚至一些不是她负责团块的住户,也乐着要跟她签订拆建协议。
“在大拆大整的背景下,理性、理解、互信显得更加重要。政府的用心、百姓的期待,不会总在同一平面,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才是我努力的方向。”嵇丽君在微信里这样总结。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07杭州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一批优...
- 2016-12-07减少文山会海的“早餐会”
- 2016-12-07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
- 2016-12-06夏宝龙:坚决完成好中央交付的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