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窗间一经书生辈 亦开风气亦为师

2017年02月24日 17:03:58 浏览量: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周文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全部哲学著作、论文、演讲、通信等等构成的,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内容和内在的理论体系。如何引导和便利人们学习和领会呢?就需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提炼、梳理、解释、应用,形成教科书。1959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编写一本反映中国实际、体现时代要求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艾思奇和萧前等13位教师身上。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196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仅全国高校通用,干部教育培训也用,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和宣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公认萧前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艾思奇同志去世后,萧前和其他专家一道,又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对“艾本”进行了修订。

  普遍适用性,既是这本书的长处,也是它的不足。作为哲学专业的教科书,显然应当更加厚重,即理论的深度、广度、论述、分量等等,都需要加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认识需要深化;被“十年动乱”搞乱了的哲学原理和哲学概念,亟待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已经开启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去体现、去贴近。

  编写专业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受教育部委托,由萧前、李秀林、汪永祥担任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别在1981年和1983年由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两本书都标着“哲学专业试用教材”。1990年萧前和汪永祥老师主持了这两部教材的修订工作。《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两书获得广泛赞誉,迅速成为全国各高校哲学专业通用教材。这两本书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与时俱进的思想家

  一直萦绕在萧前心头的问题是——

  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不是准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创立的哲学理论及其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如何概括和提炼当代社会实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而得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怎样完善和丰富才能对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应有的指导?等等。

  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贯穿萧前老师后半生的哲学生涯。

  我博士生入学考试结束时那个晚上,萧前和我在人民大学校园里的长谈,大部分内容是集中在这些话题上。他特别重视和鼓励我对西方哲学史和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兴趣和了解,他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需要借鉴和吸收这些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其他哲学不应当有宗派主义情绪”。

  1980年,他在《红旗》杂志发表《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1983年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等论文,阐发了他对如何梳理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思考,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场讨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以及对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对我国哲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的反思。

  此后几年,萧前连续发表文章、参加研讨,阐发他的新观点。例如,1988年在“实践唯物主义研讨会”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坚持特别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突破多年来几乎被我们视为当然的现有哲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体系,建构和创造反映当代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内容和新体系,已成为紧迫任务。”萧前把反思的矛头直指自己所主编的教科书。

  我当时在场,这番话让我充满敬意。毕竟,教科书的影响太深了,要形成新的认识上的一致是很难的。所以,正如萧前指导的第一个哲学博士李德顺所说,我国哲学界曾一度出现别人比萧前更坚持“萧本”教科书体系的现象。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