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唐际根:想让商朝“活”起来
考古学家唐际根:想让商朝“活”起来
2016年07月29日 14:35:57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刘雅鸣、桂娟
发现洹北商城
北大考古系原主任、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用“眼光独到,认准就干”等语汇来评价自己的学生。
唐际根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对于洹北商城的发现。这个10多年前的发现,找到了商代中期的城池,直接奠定了唐际根在中国殷商考古领域的地位。
很善于讲故事的唐际根,说起洹北商城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不同于许多偶然的考古发现,洹北商城及其宫殿区的考古工作,自始至终都是主动的学术行为,所以应当从学术进步的角度来理解发现洹北商城的意义。”
传统的殷墟范围内到处是文物遗迹,为什么偏要跑到殷墟遗址东北外缘的洹北商城一带来钻探和发掘?唐际根回答说:“因为我们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古代聚落在洹河流域的分布规律,因此这次工作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1997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启动了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开展的“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课题,重点考察安阳洹河流域古代人类聚落发展演变规律。经过一年多的野外奔波发现,洹北商城一带的古文化遗存格外密集,出土的文物无论从年代上还是风格上都具有强烈共性。1998年春,通过集中钻探,初步确认这一带分布有大型中商时期遗址,面积不小于150万平方米。
1999年秋,钻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遗址面积由原先认为的150万平方米扩大到300万平方米。在钻探到遗址东部时,地下的文化遗迹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考古队为确认遗址东界着实困惑了好几天。直到考古队员荆志淳、刘忠伏在荒草地中打出一个含有“文化层”的探孔,方才“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循着这个“著名的8号孔”,刘忠伏在遗址的最东头发现了东城墙。
而东城墙的发现颇有些神秘的味道:当时考古队乘坐的汽车恰好在城墙基槽上抛锚,在等候修车的过程中,钻探队员在汽车周围打几个孔,结果发现了寻觅已久的东城墙。
随着城墙基槽钻探工作的全部完成,这里被确认为中商时期城址,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洹北商城,实际面积约4.7平方公里。它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城墙的巨大规模和它特定的年代,暗示这里可能是3000年前的都邑。但要论证洹北商城是商代的都城,仅有城墙还不够,一定要设法找到宫殿。但宫殿又在哪里呢?
在随后的两年里,考古队员们先后在商城遗址上打了数千个探孔,希望能够尽快找到那座神秘的王室宫殿。2001年盛夏,唐际根、荆志淳带领考古队员再一次开进洹北,在商城遗址中轴线的南段有一片茂密的苹果林,其东部不远是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的一个机场。学校为保证飞行安全,曾在机场西部挖过一条长达1000余米的围沟。考古队找到夯土线索后,从这条围沟入手,沿沟的东壁清理出一条长600余米的剖面,结果就在围沟剖面上,惊喜地看到25处夯土建筑基址。这些基址规模宏大、方向一致、布局严整,显然不是普通百姓的住宅。在随后的勘察中,又陆续在这条人工沟西部的苹果林中钻探出更多的大型夯土建筑。至此,宫殿建筑群“浮出水面”。
洹北商城及其宫殿区的发现,使唐际根在中外考古界声名远播,但他最满意的是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亲手从地下挖出一个完整的商王朝来”。
唐际根坦言,在寻找洹北商城及其宫殿群的过程中,自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洹北商城一带的田野工作并不被一些同行看好。“宫殿群的发掘是冒着很大风险的,那天我们在苹果林里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谁都不能肯定是商代的。要知道我们在洹北商城的田野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发现的基址群不是商代的,我可能会从此退出中国考古界。决定发掘一号基址之前,我蹲在苹果林里一连抽了7支烟,思来想去,最后一横心:挖。我相信我们的钻探结果!”也许正是这种豁出去的劲头成全了他们,后来的发掘完全证实了勘探结果。
就像游泳时的“水感”一样,说起洹北商城的发现,唐际根把它归结于他良好的“土感”和大局观。喜欢下围棋的他,自称最善于布局。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