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齐步走”才能行得远

2015年09月15日 10:45: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沈钧

814-4011283_conew1.png

  Q:本刊记者  沈钧    A:屠红燕

  Q:今年是万事利成立党委20年,作为企业第二代掌门人,同时又是党组织的负责人,执掌万事利这几年间,您如何理解党建与企业发展要“齐步走”?

  A:40年前,我母亲(沈爱琴,万事利集团创始人)带领22位洗脚上岸的农民开办了笕桥绸厂,3年后成立党支部,成为全省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首批非公企业党组织。至1995年,成立集团党委。从此在区、街道党委的有力指导下,企业业务不断扩大,“天地人和万事利”理念日益强化。在这段时间,企业也遇到了不少发展“瓶颈”和困难,也是因为有当地党组织的支持,特别是有一批集团自己培养起来、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共产党员。

  2004年到现在,万事利积极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很好地走出了一条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再到品牌塑造的路子。这10年,集团经营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转型升级的成功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同舟共济和锐意进取,得益于全体党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和奉献敬业。

  我们说,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目标是“党建强、发展强”,而万事利的企业愿景是“弘扬丝绸文化,争做国际丝绸第一品牌,成就百年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在一致的目标和共同愿景下,我们坚持做到了生产经营活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到哪里,党员活动开展到哪里,从集团各个经营板块、子公司建立党支部,到全国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1个分公司分别建立起党小组,都有效地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上,我们坚持“招聘人才时优先录用党员,内部培养时优先提拔党员,考核奖励时优先考虑党员”的人才培养“三优先”政策。我母亲当年在招聘办公室主任的时候,面试第一句就问“你是不是党员?”我们集团现在80%的管理岗位都是党员。有了这批党员在关键岗位上,我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