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对话海归:我到杭州这一年

2017年02月15日 08:31:48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詹丽华

  杭州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造梦之城,作为这波归国潮中的一员,记者面对面专访了徐贻芳。

  2002年,她进入西北大学上商学院,2004年毕业后进入Capital One(美国第一资本投资国际集团。记者注)。在国外工作11年之后,她选择回国,现任芝麻信用行业分析总监。

  面前的徐贻芳,一头齐耳短发,穿着柔软的针织衫,语速有点快,但语气并不强硬,一点也没有美剧里精明能干的职场精英范儿。面对记者,徐贻芳并不是一个自带话题又充满故事性的采访对象。但听她娓娓道来,你或许多少能体会,为什么那么多已经在国外职场站稳了一席之地的精英们会回国,愿意在已不青春的年纪,冒一次青春的险。

  下决心

  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国内要比国外更大胆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外工作11年,在一切都在走向稳定的时候,你为什么选择回国?

  徐贻芳(以下简称“徐”):你的问题就是我的答案,因为太稳定了。Capital  One在美国东岸,相当于银行业的西点军校,跳槽的机会很多。这几年我的朋友当中(跳槽)去其他银行的不少,回国的也多,还有自己创业的。

  还有一件事情非常触动我。有一家大型银行(加拿大排名前三的银行)希望对目前比较传统的经营方式做一些改变,我们就在整个零售渠道和结构上做了一个很大的策略上的调整,这个项目当时是我负责操作。项目做好后,他们想雇佣一个VP级的管理人员,我就去面试了。就在基本谈妥的时候他们说了一句话,“我们没有那么激进”,他们的整个战略和文化上都非常的保守。这之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在美国,Capital  One是一家数据驱动走在前面的公司,要去看其他银行的运作,可能都达不到那个状态。

  记:那次“夭折”的跳槽经历促使你决心回国?

  徐:那时候我就开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哪里比较合适?看了一些美国西岸的职位,同时也看了一些国内的公司,在反复权衡当中。后来想,反正也要动了嘛,干脆动次大的。国内的话,从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态度上来看,尤其是在金融行业,比美国(公司)的步伐迈得还更快。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