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女工安翠萍的“教授”之路
家政女工安翠萍的“教授”之路
2016年07月11日 11:00:07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屈婷
自我的生长
地丁花,是一种不择土壤,适应性极强,平凡得让人记不住的花。安翠萍说,自己前40年的人生像极了这种野花,“内向、自卑,在学校和单位都不敢吭气,整天低着头”。
安翠萍的父亲是西安一所大学的教授,一家七口全靠父亲的工资养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她仰慕父亲,却始终对他的严苛难以释怀:“从小到大,父亲从没夸赞过我一句。”这让她内心一直觉得“抬不起头”。大专毕业后,安翠萍分配进了电视机厂,又“稀里糊涂”地结婚、生子。丈夫是同厂的工人,老实巴交,并不管她。工友大多泼辣、直率,安翠萍应付不来,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吭声。
如果没有下岗的变故,安翠萍相信自己会在流水线上度过一生。她曾努力上进,琢磨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却被厂领导将功劳据为己有。她也曾短暂成为领班。一次厂长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她“油皮”,她因回了一句嘴,就又被调回到流水线。
但安翠萍却觉得痛快,因“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为自己辩护”。她感激在工厂“20年多年的压制”,因为让她有了无比的忍耐力,学会了守时、讲信用、为他人着想。
2006年,安翠萍下岗了。迫于生计,她成了给人带孩子的保姆。全家都极力反对,尤其是她父母,认为女儿干的是“下等仆人的活”,不再跟她讲话。
安翠萍委屈地泪水直流,但内心的力量一旦发芽,就无法抑制。她记得,当时报纸上有一篇《月嫂三千贵不贵?》的文章,里面提及育婴师已成为一个新职业。她拿给父亲看,说:“爸,你是大学教授,我承认你。可是,说不定哪天,我能成为育婴教授。”
父亲说:“你就吹吧!”
为了这个“赌约”,安翠萍2010年参加了西安家政工会组织的家政培训班,然后又到北京学高级育婴师课程。
2011年,安翠萍把红色的证书放在父亲面前。父亲说了一句:“啊!太好了,不错啊!”
她觉得幸福极了:“我可是在父亲的批评声中长大的啊!”
高欣写《怒放的地丁花》时,一位叫金枝的女工问她:“你们为什么会关注我们这些人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里,直到写完书中诸多家政女工的故事,她才豁然开朗:“我想说,你们这么棒,有什么理由不关注呢?!”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