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先锋书店”20年坚守与突围

2016年08月12日 08:16:56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郭舒然 姚雪青

  燃亮乡村阅读之灯

  出安徽黟县县城,向西北而行,不久便可见到碧山村口的云门古塔。穿过粉墙黛瓦的乡间建筑,一座古祠堂映入眼帘,这里设有先锋的碧山书局。

  “从前碧山村就有云门书局,后来没落了。碧山书局的开设,也是对徽州老建筑的一种保护和利用。”年过七旬的汪寿昌曾任碧山村村委会主任,虽说高中毕业后一直务农,却也是一位“文青”。碧山书局开办后,他被请到店里打理图书。怀着深厚的家乡感情,汪寿昌还手绘了碧山的风景和地图,先锋书店将其制作成明信片等文创产品。

  乡村书店、农民阅读,在钱小华看来,这一当下文化阅读的短板,有着独特的拓展空间。

  书局开业那天,村里的老人们换上新衣服,像自家办喜事一样高兴。

  碧山书局的创办,不仅丰富了当地农民的精神生活,还提升了地方文化知名度。碧山村成为电影《邓小平在黄山》的取景地,也成了安徽大学学生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前来体验手工艺竹编和端午节艾饼制作。

  随着先锋书店日渐成为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江苏以外的不少地方也找到钱小华洽谈合作事宜,但并非地段繁华、条件优厚就足以打动他。在钱小华心目中,开书店,除了热爱,还要赋予人文情怀。

  先锋在浙江松阳县陈家铺村筹办的岩上书局,钱小华就前后考察了两年多,预计明年初开业。陈家铺有着600年的悠久历史,地处磐石之上,能远远望见山下一座明清古城。当地500户人家大多以种茶、贩茶为生,在不少人眼里,这是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地方。

  先锋书店到这些地方落户,不担心客流少吗?钱小华说,将以一系列关于古村落的书籍、讲座、文创产品等吸引游客和读者,也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文化复兴中来。例如碧山书局迄今已开设各类讲座40余场,所藏的有关徽州文化的旧书很受读者喜爱,一些专家学者也慕名而来,有些人一买书就花数千元。书局当年开业、当年盈利。

  不过,从城市到乡村,是独辟蹊径还是走向边缘,是真正的经营拓展还是一场命运叵测的“文化秀”,还需要先锋拿更长的时间来检验。

  “从单一售书到提供交互文化体验空间,这种‘书店+’模式已经使先锋的衍生价值非常可观。”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施扬表示,如今他们的视线,更多聚焦在了先锋之外的实体书店。因租金快速上涨而在去年停业的万象书坊,由宣传部门协调在南大西北门找到了合适的店面,于今年5月重新开张。

  江苏现有各类实体书店3300多家。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周琪介绍,江苏通过开展“最美书店”评选、“一月一本南京传世名著”品读推广等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不少实体书店“好书卖脱销了”。

  “台湾诚品书店去年底在苏州开张了内地首家门店。当当网提出3年内开1000家实体书店的目标。今年暑假期间,出版社在南京新华书城好的位置售书是要付展位费的,以前是书城免费招徕书商。”黄小初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实体书店正在迎来回归期。

  今年6月,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书店做优做强。

  “一座城市不仅要有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要有大学、歌剧院、电影院,也要有书店里昏黄的灯火。”钱小华说,“对于实体书店的未来,我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张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