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辨别真假低保户
准备建新房还想吃低保,丽水缙云基层干部揪出135名“冒牌户”——
火眼金睛辨别真假低保户
2016年10月27日 09:44:4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丁谨之 蔡利伟
“不公平,群众就有意见”
精准识别 回应群众关切
身为缙云县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王映亮没料到,舒洪镇蟠龙村驻点巡察期间,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竟与低保认定有关。
2016年7月底,王映亮与另5名组员一起进驻蟠龙村。与此前基层普遍反映的农村三资管理、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问题不同,无论在村民征求意见表中,还是与党员、村民代表的个别谈话,高频出现的是两个吕姓老太的名字,问题直指“低保办理中,村干部存在优亲厚友现象”。
初步核实发现,其中一名被反映对象丈夫去世,共有四子一女,儿子生活条件不佳,但女儿收入稳定,生活处于中上水平;另一名则育有3个女儿,长女身有残疾,与丈夫在广东打工,次女在工厂上班,小女则从事炒茶,均非低收入人群。
“初核结果说明,这两名老太虽无劳动收入,但其子女具备赡养能力,不符合低保申请的条件。”王映亮说。8月底,巡察组将此问题交办给舒洪镇纪委,要求蟠龙村在两个月后反馈。
“我省对低保户不做数额限制,为不得罪村民,各村上报申请户数远高于实际低保数。”走访中,多名乡镇干部向记者反映,如今,绝大多数村干部对低保申请的态度是“极力支持”。入户调查时,一般都是帮着低保申请对象说话。
除了不愿“做恶人”,村干部对低保政策的理解往往也不到位。根据农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不被视作赡养人,因此大批无子或儿子生活贫困的老人提交了低保申请。
针对这一现象,缙云县正在定期、不定期对基层低保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转变其工作思路。
洪早明告诉记者,较之去年,缙云将农村低保人数占比上调了一个点。“这意味着各村可享受低保的人数大大增加。”他表示,参保人数的增多,导致低保对象资格审定工作难度加大,“‘临界线’左右的申请人很多,精准‘识别’不仅需要把关,也需要监督。”
“监督探头,长久高效运行”
低保审核 严惩把关不严
基层巡察在蟠龙村发现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工作人员对低保对象资格认定的审核把关不严。
缙云此轮基层巡察,共在18个乡镇的20个村进行试点。王映亮表示,蟠龙村反映的低保问题,每个村或多或少都会有。
计在长远,尚需制度完善。而有关这方面的思考,缙云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
县纪委案管室的卷宗里,记录着一起立案于2013年9月的徇私舞弊问题。审理认定,时任新建镇溪东村党支部书记徐某在办理双港桥自然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过程中,未经溪东村集体研究和公示,擅自以双港桥自然村村民名义,分别为新建镇东山洋村陈某、新碧街道梅溪村杨某等亲戚填写《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核准表》,并在村级审核意见栏签上“同意申报”。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审核把关不严,致使两人顺利参保。
最终,县纪委建议给予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给予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
这起有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案件,叩问着政府制定政策的完善度。3年来,低保救助领域的制度在不断完善,目前缙云已统一执行低保申请申报制度、审核制度、县级审批流程等9项制度,并在2016年8月底,启动对现有低保对象的年度检审和规范新增低保对象的资格审定。
去年底,县纪委派驻第六纪检组进驻县民政局。在派驻纪检组拟定的具体权力事项监督清单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批”赫然在列。
一年后,李慧笑即将退休。随着相关制度日渐完善,配套监督不断加强,“慧眼”将继续照亮低保对象资格审定的未来。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27打响廉政建设的“嘉兴品牌”
- 2016-10-26杭州用“红脸出汗”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管
- 2016-10-26慈溪: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机制让精准服务...
- 2016-10-26慈溪:强化基层责任担当意识把干部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