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精准对接乡镇需求 探索“一线四学”新模式

宁波奉化创新“乡邑学堂”载体 培优训强基层干部

2016年11月07日 12:16:3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冯祖轩

  一、主要做法:

  突出需求导向,本地干部上台讲学。对基层干部而言,广接地气的本土专家授课讲解更易接受。为此,建立本地师资库,点题选人。从全市职能部门中精选152名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分类建立师资库。每周开课时,有针对性从师资库点题选人。设置培训课程表,按需施教。每年科学设置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五水共治等若干系列专题几十个教学模块,授课过程淡化理论说教,突出政策实务,以工作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为要点,让最需要的干部学到最需要的东西。如“政府投资项目”系列安排项目管理、招投标等针对性强的课程,通知刚发就有300余名镇(街道)干部踊跃报名,授课之日还吸引了23名基层干部加座旁听。扩大学员覆盖面,选调结合。既组织需求最强的业务人员参训,又鼓励其他干部菜单式选学,帮助基层干部由“专科干部”向“全科干部”转变。培训结束后,均组织现场测试,不合格的组织补学。

  突出基层导向,本土教材自主普学。点上知识阶段性编,确保早学早会。围绕政策文件的最新要求和上级决策的最新精神,在每个教学系列实施时,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分别研究编写专题教材。目前已累计编印专题教案23批次2800余本,受到基层好评,其中编发的《联村工作十六法》被基层干部称为联村“孙子兵法”。面上知识系统性编,确保常学常用。每年年初围绕项目建设、依法行政、农业农村、工业商贸等8个方面,广泛征求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的意见,根据基层实际和干部需求,编写基层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系统教材,形成涵括政策内容、实施要求、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基层实务“百科全书”。

  突出问题导向,本埠现场体验教学。推行易位调研式教学。经常组织干部到第一线去感受、去体验、去调查。如在“美丽奉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教学中,组织开展“我也是游客”的体验和交流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验证和具化。探索情景再现式教学。以示范性强、特色鲜明为原则,因人制宜选择一批现场教学点,使现场转变成课堂、素材转变成教材,真正实现可比可学可用的目的。如在五水共治系列教学中,组织干部到一批河道治理示范点,现场讲解治理全程的个个实例和经验体会,使基层干部行有标杆、干有方向。实施零距离互动式教学。紧把受众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形式生动、内容可学”,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多向互动”转变。如在基层基础系列教学中,由4名“老乡镇”面对面传授、交流联村工作经验方法,使基层干部在零距离参与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突出致用导向,本域单位实战跟学。为避免学用“两张皮”,有针对性安排学员到职能部门业务科室跟学,帮助加深理解、立学立用。持续选派跟学对象。已安排“危旧房改造”、“招投标实务”等6个系列跟学专题,分批次选派69名干部到建设局、公共资源交管办等10个部门17个科室参与实务锻炼。细化明确跟学重点。跟学干部全程参与职能部门业务工作,在实战中熟悉掌握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组织、人社部门对跟学干部学习表现、职能部门传带方式等实时了解、动态指导。跟踪评估跟学效果。跟学结束后,围绕学员学风作风表现、业务掌握情况等作出等次评定。对评定为“差”或“较差”的,自动延长跟学期;对学有成效的,回所在单位工作,并由组织人事部门继续进行跟踪复评,确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实际效果:

  “乡邑学堂”自2014年创办以来,累计培训基层干部9400多人次。务实管用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马上运用到征地拆迁、项目报批、农房两改等实务中,工作提质增效明显,得到了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的批示肯定,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通讯》、《中国组织人事报》、省《共产党员》杂志、《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市委办公厅和宁波市委组织部工作简报等分别作了专题推介,社会反响强烈。

  【特色亮点分析】:

  “乡邑学堂”主题贴近实际、内容务实管用、方式机动灵活,是新形势下推动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

  1、“乡邑学堂”坚持服务定位,主动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谋划部署,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定主题,体现了“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哪里、培训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干部教育培训总体思路。

  2、“乡邑学堂”紧贴基层需求,改变基层干部缺乏精准学习平台和培训资源不足的现状,紧扣基层干部实际需求和成长成才需要,以工作在第一线的镇(街道)中层及以下干部为培训主要对象,有力推动了干部教育培训重心向基层下移。

  3、“乡邑学堂”突出学用转化,有效整合本地教学资源,推行本土化教学模式,整个培训过程始终突出实战,以政策实务、工作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为重点,着力解答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切实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