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陀:“四引四建”创建“培育型”干部体制
舟山普陀:“四引四建”创建“培育型”干部体制
2016年10月26日 13:58:22 浏览量: 来源:浙江组织工作网 作者:
引军事训练,锻造青年干部精神意志
为进一步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虾峙镇不定期组织青年干部前往宁波培训基地、桃花海防营和朱家尖民兵营开展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内务整理、红色传承等方面的教育,锤炼意志,提振精神。
“没想到我也可以战胜自己,挑战不可能,套用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年轻干部小刘在朱家尖民兵营参加军事训练,在一次打靶中,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弹无虚发,枪枪都在靶上,一个看似柔弱的小姑娘让人刮目相看。同时,通过打靶训练,也能观察到年轻干部的性格,有的人打得快,性子急,而有些人打得稳,内心强大。
在桃花岛安期峰登山比赛中,青年干部小张平时看似不善言谈,但登山过程中把所有女生的包都背上了,这一有担当的举动让人另眼相看。这样的集体活动,不断磨砺了青年干部的意志,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虾峙镇还打破吃大锅饭的格局,完善了基层党组织的考评体系。每个季度,虾峙镇开展一次党建督查工作,列清单,打分数,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组织生活情况、党员发展管理情况、基层民主情况、为民服务情况等五大项,细化到各个细节,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提出建议。镇委组织督查小组采取实地查看、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巡查,列入年底综合考评。
在虾峙镇大开发大建设背景下,年轻干部冲在前。虾峙镇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党员干部以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年轻人,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提振精神气、勇于开拓,打赢经济开发建设的战役。“人都有惰性,如果不加强精神意志锻造和磨练,就会止步不前缺乏创新。尤其在海岛生活,心态更要调整好。”虾峙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引主题培训,完善青年干部理论框架
在海岛工作的青年大多存在着例如与群众沟通能力不强、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勇于克服困难信念不够等问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虾峙镇以党委书记讲党课、群工能手讲窍门、业务骨干讲技巧,开展结对互助、自由辩论、微型党课等活动,针对性地补齐青年干部理论短板,逐步完善理论框架,切实提升理论素养,培养出思路活、做事活、交际活的全能型干部。
晨港社区主任、沙峧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蒋位国作为群工能手,向年轻干部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专题讲座。济济一堂的年轻干部聚精会神聆听,并认真做笔记。年轻干部小林感受颇深,她提炼出从事群众工作五个要点:察颜观色,聆听呼声、主动引导、分清主次、感情投入。“书记去群众家里解决问题,怎么走进家门,怎么坐下,怎么喝到他家的茶,是直奔主题还是迂回绕开……这些看似随意自然的做法,让人看到背后的用心。”
也有干部提出,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换位思考,如果换作我,老书记的做法不一定管用,归根结底,做群众工作还是要自己加强网格走访,多跟老百姓交流,多走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而海岛干部入户恰恰有优势,晚上下班了,到老百姓聚集的凉亭,拉拉家常,这也是感情投入,在“情”上用力。实际上,虾峙镇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施干部住村驻社联户制度,要求机关干部每周不少于1次到所联系的村(社),围绕“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协调化解、班子建设、监督指导”等基本目标开展工作。
“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听到蒋书记这么说,年轻干部小陆说,只有在群众中沉淀,才能为群众办事。虾峙是渔业重镇,男性常年出海捕鱼,女性长期待业在家,调动闲置在家群众,蒋书记想到了发展精神文明作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的好方法和载体。年轻干部纷纷表示,“书记的课,生动,接地气,实用。”
截止目前,该镇共开展主题培训8次,参与青年干部300余人次。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22讲得生动 听得过瘾
- 2016-10-20杭州淳安“点单式” 基层党课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