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武义:“红领工程”着力培育农村人才队伍

2016年08月24日 14:59:49 浏览量: 来源:浙江组织工作网 作者:金春华 温君凯

7521561_758700.jpg

武义“新青年”上山帮助茶农抢收新茶。温君凯摄


  8月,辣椒收获的季节,武义县新宅镇柘坑村,家家户户都在晒辣椒、赶制辣椒酱。在沉寂近10年后,在武义一带成名已久的“柘坑辣椒酱”又“辣”遍了武义城。

  90后女孩吕虹霏,就是带来这一变化的“辣妹子”。去年9月,大学毕业后,她回到柘坑村,创办了“虹禾谷”农产品品牌,向老人们请教制作辣椒酱的秘诀,并用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辣椒,鼓励他们回村种辣椒。不到一年时间,“柘坑辣椒酱”已售出两万多瓶,村里的辣椒种植面积也从20多亩恢复到100多亩。

  要问吕虹霏毅然回到大山的缘由,不得不提到一次培训。那是武义县培养农村后备人才队伍,为当地生态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千名乡村红领新青年培训工程”。一年来,该培训班已开设7期,吸引700多人参加。在农村壮劳力纷纷外出就业的当下,这群年轻的“逆行者”在一年中交出了怎样一份成绩单,给山村带来什么变化?记者日前来到武义采访。

  新青年有了新平台

  “海归”成了“孔雀王子”

  从柘坑村到武义县城,有一条杉影公路。去县城送货,吕虹霏会选择走这条路到一个叫代石的村子,造访一个孔雀养殖基地。

  这个基地属于90后青年程皓和他妻子葛承璐。英语专业出身的程皓曾游学美国,吕虹霏一直叫他“孔雀王子”或“大队长”,因为程皓是今年4月开班的新青年第五期培训班的大队长。

  对程皓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资金和市场。新青年培训班正好提供了一个大平台。自去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程皓的百凤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出栏商品孔雀已有2000多只,吸引了永康、义乌、宁波等地游客前来观赏、订购。

  程皓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安排得满满当当,武义甚至金华知名企业的不少老总都来给他们上课、结对,传授经验和知识。

  一群有梦想、肯实干的热血青年因此有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程皓说,培训班还未结束,他的基地知名度大大提升,不少同学成了他的客户,帮他大力宣传。

  “我打算也用互联网来推广,请你做参谋!”程皓对吕虹霏说。他打算借鉴吕虹霏的经验,以互联网打开本地市场,并借助相关低利率信用贷款项目,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新青年培训班联合武义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为学员提供了首批创业信贷资金1亿元,学员可根据项目需求,申请5万至30万元的低利率信用贷款。截至目前,已有149名学员获得了信贷支持,资金共计2308万元。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