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如何为公益慈善事业培养专门人才?

2017年03月17日 09:31:41 浏览量: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嫁接”招生

  搭建开放的教学系统

  “在现有条件下创新培育新学科,既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墨守成规。”中心主任金宝城教授概括,“合作的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势互补,就是教育创新,在招生、课程、师资、实习各个方面打破常规,形成高标准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他介绍,三方从办学初始就在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培养具有较强公益慈善相关岗位的实操能力且能胜任公益机构大中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组织管理、项目运作、宣传推广、专业服务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与这个目标相匹配的,是跨界招生和灵活、开放的教学系统。

  合作三方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急于开设四年制专业,而是以独立教学单位的形式,采取跨专业“2+2”的“嫁接”方式办学。从一些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招收“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如在金融、社工、应用心理学、传播学专业基础上的“2+2”,学生在原专业的后两年专修公益慈善课程,既掌握了专业主干课程,又有前面扎实的基础课程打底,正好契合市场对跨学科慈善人才的需求。毕业时发给结业证书,或在原专业证书上注明“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

  “这是一个不大可能有高收入的未来的职业选择,因此是否具备相应的经历、是否对这份事业有兴趣、家长是否支持是极其重要的选拔指标。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对这一专业方向选择踊跃,学校年年需要精挑细选,第一期招收的几十名学生就来自该校11个学院的19个专业。”金宝城说。

  在课堂之外,学生必须完成18周的实习课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程刚在谈到实习环节的时候强调:“我们不光注重在教学上与国内外资源对接,也同样注重提供合适的实习平台,鼓励学生直接在公益组织中检验学到的知识。每年暑假,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到台湾辅仁大学做慈善访谈项目。”由于学生边学习边见习项目运作、主导校园筹款的管理等,强化了“创意思考、专业认知、组织管理、问题解决、沟通协调”五种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的确出乎意料,毕业生不仅有较好的通用性,还有一定的专业实操能力,这也是他们能顺利走向职业道路的原因。”金宝城说。

  推动“小慈善”

  走向“大慈善”

  继北师大珠海分校首家创办慈善专业本科教育之后,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也尝试进行四年制本科招生,深圳大学则以“辅修双学位模式”招收本科生。同时,有更多高校以设置专业研究方向的形式培养研究生。

  此外,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4所学校相继开办公益慈善职业教育。“可喜的是,2016年,公益慈善大专课程列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而北师大珠海分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均已向教育部递交了试办‘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申请,这些都表明刚刚起步的慈善教育走势良好。”金宝城告诉记者。

  不难看出,目前有限的慈善教育多依托传统的方式拓展办学资源,“借力发展”,一时还难以满足公益慈善领域旺盛的专业人才需求。“但各地的初步实践表明,高校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机构协同创新,跨界培养,是现实选择,与公益慈善组织对目标人才的要求一致,学生质量好,是可推广的教学模式。”杨志伟说。

  北师大珠海分校数届毕业生就业后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非营利组织自主创业,这些学生年年都很抢手,被各类基金组织录用,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专业继续深造,一些学生已能在“中字号”基金会中独立运作上千万元的项目。

  对此,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林评价颇高:“公益慈善专业的这些毕业生不光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项目运作的专业知识,的确学有所用。”中国扶贫基金会人力资源部主任张静雅则认为:“最可贵的是这学生选择这个职业是出于真心喜爱,他们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那份执着和情怀是我们尤其看重的。”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