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领域专家解读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公益领域专家解读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03月06日 16:51:24 浏览量: 来源:公益中国 作者:
社会工作在变革中行进
记者经过对比2015、2016、2017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发现,对于社会工作的描述有着不同的演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
三年中,《政府工作报告》的描述,分别用了“发展”、“支持”、“促进”,连续第三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重大。
王振耀说,早在几十年前,中央全会就确立过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至今《政府工作报告》仍在描述,这表明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步伐较慢。
我国部分高校都设立有社工专业,但并没有设计出与政府合作的转型机制。社会工作较为抽象,处理事情大多琐碎,政府对此有不能介入,很多社会工作者又把问题说不清楚,解决群众问题效果不明显,有些还不如当下有经验的行政工作者,所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体系需要改变。
“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做社会调解工作的人士,这些人不见得都是社会工作者,但解决社会问题效果不错,但社工专业科班毕业还不如此,这表明中国的很多教育和实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王振耀表示。
对于社工教育的改革,王振耀举出一个例子。
“有个年轻人在大学社工专业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国内研究生,但这位年轻人却选择了赴美国留学,继续学习社会工作专业,问他为何不选择国内社工研究生就读时,这位年轻人说到,国内社工专业研究生大多还是学到书本上知识,能用于实践工作的并不多。美国的社工专业实践较为发达,去美国能够学到更多实践。”王振耀说。
“如果说,在别的地方不明显,但在社工领域十分清楚,我国社工教育已经显现出不一样的地方,这需要知识界和社会两方面都共同努力。”王振耀补充道。
相关阅读
- 2017-03-06钢铁去产能:全国压减5000万吨 河北独占...
- 2017-03-06蓝天保卫战,严格问责尤为重要
- 2017-03-06沈跃跃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切实增强“...
- 2017-03-06王名:慈善税制不优化 税收优惠难“落地”
- 2017-03-06公益众筹平台现“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