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诞生记

2016年09月03日 11:19:19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新闻周刊 作者:王勇

  六大问题待解

  8月28日公示结束,9月1日,入选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将正式根据《慈善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

  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的首批遴选告一段落。然而,这并不是重点,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首批入选平台如何监管?平台运行中如果出现问题,该如何投诉解决,作为监管部门民政部需要按照怎样的程序采用哪些手段进行监管,平台退出机制如何设定,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第二,后续批次的平台如何进入?首批遴选的流程、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次性的,新的平台如何成为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还是个未知数。是视情况再次遴选,还是制定标准让平台可以随时申请呢?

  第三,平台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包括作为全国性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各地的慈善组织只要符合平台规则是否都可以在上面发布募捐信息,线上线下的审核沟通成本如何解决,运营平台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对于筹款信息的真实性各负怎样的验证责任等。

  第四,支付方式唯一还是多样化?对于捐赠人和慈善组织来说,多样便捷的支付手段才能有愉悦的捐赠体验,但已经入选的平台中不少只支持自家的支付手段,这无疑会给捐赠者增加捐赠难度,而作为统一或指定的平台理应满足各种需求。

  第五,未入选平台在开展公募项目怎么办?参与答辩但未入选的部分平台,如淮安阳光慈善网、招商银行-网通月捐公益平台、公益天津服务平台等都已经在发布募捐信息开展互联网筹款,不排除其他未参与评选的平台也存在这种情况。9月1日之后,这些平台是否要停止活动?如果必须停止,已筹的善款怎么办?下一批遴选还没有时间表,到底要停多长时间?

  第六,慈善组织可以单独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募捐信息吗?《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这是否意味着必须先在慈善信息平台发布,然后才能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如果是这样,慈善组织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将是被削弱了。

  对于这些问题,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会制定具体的规则和标准,要求各平台做好相应改造,并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并将以开放和善意的态度适时启动后续的平台遴选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