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诞生记
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诞生记
2016年09月03日 11:19:19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新闻周刊 作者:王勇
从47到29再到13家
按照通知的要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办的,能够提供慈善募捐信息发布服务的信息平台”都可以参加遴选。
在半个月的申报期内,共有47家平台进行了申报。平台运营主体所在地涉及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天津、黑龙江、上海、重庆、福建、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
8月16日,申报截止10天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邀请社会组织代表、捐赠人代表、公益慈善专家、信息化专家和媒体代表共计18人,根据《形式审查一票否决指标》对各家申报材料进行了形式审查,计有29家通过审查,18家未通过审查。
未通过审查的平台有不少是由于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作为网站经营的许可证,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社会组织举办网站则需要取得ICP备案号。
8月17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组织评审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向社会公告将于8月20日对通过形式审查的29家平台进行专家评审与答辩。
公告不仅公布了29家平台的名单和互联网募捐平台遴选评分指标,还开放了20个现场观摩席位申请,包括新闻媒体10个席位、公募基金会10个席位,先报先得、报满为止。
8月20日,专家评审与答辩在民政部举办,上午15家,下午14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公平性,答辩的顺序是按照答辩代表在微信群中抢红包金额的高低来排定的。
答辩包括6分钟陈述和4分钟专家提问。由全国两会代表、公益慈善专家、互联网专家、慈善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捐赠人代表共20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评审指标体系进行了打分。主要包括互联网募捐业绩、技术、管理三方面的指标。
由于是遴选,所以最终按照评分高低确定了入围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名单,共有13家。
形态各异的13家平台
8月21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听取了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的汇报,明确表示,尊重按设定条件、程序、方法公开进行的评审结果。
8月22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公布了入围的13家平台,并进行公示。
这13家平台包括: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的淘宝网;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的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新浪-微博(微公益);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轻松筹;中国慈善联合会的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京东公益;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的基金会中心网;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百度慈善捐助平台;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的公益宝;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华公益服务平台;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联劝网;广州市慈善会的广州市慈善会慈善信息平台。
从互联网募款业绩的角度,可以将这13家分为已经开展公募和尚未开展公募两类。中国慈善信息平台、基金会中心网、新华公益服务平台等就没有筹款业绩。
没有业绩是否能够入选呢?部分评委在评选过程中就提出应该给予机会。
因为,按照《慈善法》的规定,只有成为指定平台才能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在此之前,平台不能发布公开募捐信息,也就没有业绩。如果一定要有业绩,那么新的平台永远无法进入。
而首次遴选指标体系也对此作出了回应,指标明确指出业绩评分项仅作为首次遴选使用。
从既往发布信息内容的角度,可以将这13家分为只发布慈善组织公募信息和同时发布个人求助信息两类。轻松筹最近一两年就因为个人求助的筹款成绩而引人瞩目。
此次评审的是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评审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框架内仅对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提供服务,没有与商业筹款、个人求助等混杂的现象。”
因此,轻松筹在答辩中表示,其后台正在调整,个人求助会推荐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认领后才能在平台上线。
从运营主体的性质来说,可以将这13家分为企业运营和社会组织运营。这其中联劝网、广州市慈善会慈善信息平台这两家社会组织运营的平台已经开展了一定时间的公募,其使用的是自家机构的公募资格,为不具备公募资格的社会组织募款。
成为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后,其他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如何在平台上筹款,并由此形成平台与平台上的机构之间的竞争如何解决成为评委关注的问题。
尽管有着种种不同,但这13家平台在答辩的时候都进行了公开承诺,承诺“捐款直接进入慈善组织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这就杜绝了平台上的资金进入个人账户的可能。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9-03民政部颁发首批16家慈善组织证书
- 2016-09-03王勇: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 2016-09-03“最严网贷新规”出台,行业将如何洗牌
- 2016-09-03依法保护好广大群众的善心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