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看见·纪检人】“浙”样过大年

2017年01月22日 16:01:45 浏览量: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 作者:

  这是一群是来自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纪检干部。工作中,他们聚焦主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他们争做标杆,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生活中,他们接地气有情趣,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这些热爱摄影的纪检人再次把镜头对准大众,忠实记录浙江大地的年俗文化。

  剪窗花(新昌县梅渚镇纪委 朱少明)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过年剪窗花的习俗由来已久,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距今已有450年历史的新昌梅渚剪纸风格纤巧细腻,构图精练,画面亮丽悦目,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逢年过节等吉日佳期这里的人们都要将寓意吉祥、喜庆的剪纸作品贴在门前屋后。

  缠糖果(杭州市纪委驻市质监局纪检组)

  杭州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过年缠糖果的风俗。过年临近,大人小孩都会围观有手艺的老师傅缠糖果,看着他们的绝技,时时喝彩。随后,小孩子哄闹着分享缠好的糖果,吃了蜜糖说些过年的吉祥话,心里更是暖暖的甜甜的。

  做渔鲞(宁波市海曙区纪委)

  宁波因其得天的资源,年味总是少不了海鲜。天气放晴,老街上的居民纷纷晒起来渔鲞:鳗鱼、青鱼、黄鱼、带鱼,沿街而晒,比比皆是。

  打年糕(海宁市纪委 王磊)

  过年吃年糕,寓意来年“节节高”。位处江南的浙江,多“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等农作物。冬季,浙江很多地方都会精心挑选优良大米制成年糕。磨粉、蒸糕、打糕、揉搓、分糕,也是过年里一件热闹有趣的事儿,伴随着木杵敲打的声音,亲朋好友间那份浓浓的深情也如年糕一般黏连在一起……

  塑糕形(绍兴市上虞区梁湖镇纪委 蒲菁菁)

  在绍兴上虞同样有着因软糯香甜口感好而闻名的梁湖水磨年糕,每逢春节来临之际,来自上海、杭州、宁波等绍兴周边地区的人们都会前来采购。一些有手艺的年糕师傅还会捏出各种形状的年糕,元宝、鲤鱼等,意为“招财进宝”“年年有余”,图个好彩头,同时也会做些逗孩子们开心的小猪、小鸡、小兔子等动物形状,嵌上两颗黑豆做眼睛,栩栩如生。

  春节水乡婚礼表演(嘉善县西塘镇纪委顾伟峰)

  每年春节前后,嘉善西塘古镇都会举办水乡婚礼民俗表演,在仪仗队欢快的乐曲声中,“新人”将乘坐水乡小舟,沿着悠悠的水巷来到人声鼎沸的河两岸分发“喜糖”,向节日期间的游客生动还原展示江南水乡民风民貌。

  尺量切糕(海盐县元通街道纪委 朱雅婷)

  海盐传统糕点——尺糕,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过年味道。口感松软,甜而不腻,所以老少咸宜。糯米粉、红糖、清水,简单的食材却有着幸福的年味。

  晒腊肠(武义县纪委 张建成)

  在一些地方,年味儿是从晒腊味道开始的。一到腊月里,很多人家开始张罗着要灌腊肠了。金华土猪肉因肉质酥烂,且丝毫没有油腻而远近驰名,以此为原料加工的香肠红白相间而油润,逢年过节是当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挂灯笼(武义县纪委 李舍仙)

  张灯结彩挂灯笼,这是中国古老的过年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一串串火红的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向人们表达着新年美好的祝福。

  烧火堆(龙泉市纪委 赵虹菁)

  龙泉市屏南镇各村有着过年“烧火堆”的风俗活动,在众堂内生起暖暖篝火,全村村民欢聚一堂,村民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感受着年味,十分热闹。

  【心声】

  新春水乡民俗婚礼表演的每个步骤都有规定的礼数,同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守纪律讲规矩,每年都可以喜庆过春节。——顾伟峰 嘉善县西塘镇纪委书记

  年俗活动带来了浓浓的新年气息,也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在全家团圆、享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还要不忘本色,严格要求自己,守好纪律做好示范。——王磊 海宁市纪委宣教室主任

  “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字眼。在临近春节的这一刻,多少人归心似箭,只为看看老父老母,尝尝家乡味道。作为节日食品的年糕温润如玉,色若芙蓉,不正象征着“年年高、年年洁”。——蒲菁菁 绍兴市上虞区梁湖镇纪检干部

  日常生活中展示出来的过年气氛,比任何辞藻都更能诠释幸福的含义。这就是我一直在捕捉的瞬间。——武义县纪委张建成

  过年就是看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份幸福,吃着炒黄粿的那份满足,以及参加各种特色民俗活动的那份新奇……这些浓浓的年味不仅是我们春节传统习俗的延续,更是家的香甜滋味心的安定满足。——赵虹菁 龙泉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组干部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