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如何发挥家规文化在廉政教育中的作用

2017年01月26日 10:58:5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吕水杰 张兰 马彩萍

  四、以家规文化推动廉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规家训是建设现代家训文化的深厚渊源,海宁家规文化也是海宁名人文化的重要内容。海宁丰厚的家规文化如何能够得到进一步挖掘传承发展,特别是廉洁家规文化的挖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困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既是对海宁家规文化资源的利用形成阻碍,更是会影响本地开展党员干部家规家风教育的感染力。主要表现为:

  家规文化挖掘研究系统性不够。海宁廉洁家规文化主要来源于名人文化,家规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依赖于海宁名人文化的充分研究。据了解,海宁目前的名人研究主要靠政协文史研究委、史志办、文联等单位多头开展,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选题立项,每年进行临时性的单项研究为主,没有形成对名人文化长远的统一研究规划。尽管海宁也成立了名人研究会,也有会长、会员等相关人员,但研究会没有编制,会长、会员全部都是兼职人员,经费得不到完全保障,客观上制约了名人文化的研究,从而影响了家规文化的全面深入挖掘研究。这几年,海宁市纪委通过研讨出书建馆,对本地名人家规文化的挖掘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纪委毕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机构,其更注重运用家规文化来推进廉政教育,对家规文化的专业挖掘研究能力比较欠缺,在家规文化挖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升。

  家规文化传承内在动力不足。古时家规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以家长为权威和立子立嫡代代延续的宗法制的家庭结构,主要是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而在今天,家长制已经瓦解,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不是靠制度,而是靠作为父亲的道德威信和经济地位,就是说,父在家中的权威没有了强制性的制度保障,家人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另外,由于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的长期实行,以及“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宣传,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种接代”的生育观念,这就冲击了中国人重视光宗耀祖、维护家族荣誉的传统观念。随之也就消解了立家训的这一内在动力机制。当前廉洁家规文化建设以及家规家风教育的推动,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家庭自发进行立家规家训的做法很难见到,很多甚至以发红头文件的要求来推进,外在的强制终究只是一时的回应,很难形成持续有效的文化建设自觉。如何激发家庭传承发扬优秀家规文化的内在动力,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家规家风教育缺少有效载体。海宁在开展廉洁家规文化传承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群众对家规文化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家规家训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也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为今后推进家规文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否认,一些家规文化宣传教育的活动载体形式大于内容,重视对前期形式的设计,轻视后期作用的真正发挥,比如对党员干部家庭家规家训通过展板、厅堂、楼道等途径进行展示,但是其家人子女是否将立下的家规进行内化,体现到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是否对身边的人真正产生了正面的示范效应,还没有真正关注到。设计符合海宁本地特色的载体,开展让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家规家风教育活动,对家庭教育、党员教育真正形成触动。

  四、推进家规家风教育的对策建议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运用家规文化开展家规家风教育,积极发挥家风文化在作风建设、社风民风引导当中的作用,为廉政教育拓宽手段,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修身齐家、进德治业、崇善向上的传家宝,推动社会正能量的积聚和发挥。

  完善研究机制,提升廉洁家规文化的厚度。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海宁古今家规家训,对其蕴含的廉洁思想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再研究,加强人财物的保障支撑,增强廉洁家规文化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纵深度。一要开展专题研究。改变以往零敲碎打开展廉洁家规文化研究的现状,选择在海宁本地就有一定代表性的家族家规家训,组织本地名人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性系统性的研究,充分挖掘海宁家规家训中的廉洁人物形象和廉洁故事,提炼出廉洁思想的具体内涵,不断丰富海宁廉洁家规文化。2.完善研究制度。廉洁家规文化的挖掘研究需要几年持续不断地投入,需要相关的制度集中来保障,比如建立年度课题研究制度,把廉洁家规文化的课题研究作为每年的重点课题,对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予以奖励;比如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在每年的宣教经费中纳入廉洁家规文化专项研究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3.建立专业研究队伍。善于借智借力、内外挖潜,组建一支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联合组成的研究队伍,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补。在纪检监察系统内开展以家规文化为主题的课题调研,在纪检监察系统外建立论文定题制度,聘请文化研究的专业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深入研究海宁廉洁家规文化。

  注重工作方法,激发家规家风教育的活力。一要古今结合。当前廉洁家规文化建设,要在历史的沉淀中找到当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与廉洁从政要求相一致的廉洁家规文化思想,提炼出来融入到当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中,做到古为今用。比如海宁许氏家族家规《德星堂家订》中节俭思想符合了当前中央提倡的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当前党员干部清廉节俭教育的很好的素材,使得历史中的廉洁家规思想在当今社会焕发新机。二要正反结合。要综合运用家规文化的正向激励和反面警示等手段,在加强如海宁许氏、查氏、王氏等家规家训的正面示范的同时,注重从发生在本地的案例中剖析不良家风对党员干部从政的负面影响,用身边人身边案进行反面警示,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不仅要廉洁修身,还要廉洁齐家。三要线上线下结合。除了线下开展各类家规文化活动外,要充分运用当前各类媒体的传播手段,尤其是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注重与网民的互动,设计与网民互动的廉洁家规文化体验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打造文化精品,增强家规家风教育的效果。廉洁家规文化要获得新的生命力,需要接地气的活动载体,尤其是在对党员干部开展家规家风教育中,要注重载体的适应性和精致化,切实发挥廉洁家规文化的独特教育作用。一要建设家训馆的“升级版”。在原有廉洁家训文化主题馆的基础上,对主题馆进行更新扩容,成为本地全方位展示廉洁家规文化建设成果的主阵地和新名片在内容上,要更充分地展示海宁廉洁家规文化,尤其是要将近期对本地家规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展示,同时对当前的廉洁家规文化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形式上,要更加注重互动体验性,设置具有互动功能的电子设备,让参观者在互动中体验优秀家规文化的魅力。二要树立优秀典型的“代表作”。借鉴前两年做精海宁廉洁家规文化代表许汝霖与《德星堂家订》的成功经验,运用好今年对海宁查氏、王国维等家规家训的研究成果,挖掘家规精髓,通过编撰廉洁家规文化读本、拍摄系列专题片、制作专题微信等,向全市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树立起海宁廉洁家规文化的优秀“代表作”。三要实施家风教育的“组合拳”。改变单一的家规家风教育形式,围绕每个家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即“家、单位、学校”这三个点,推动廉洁家规文化进家庭,通过党员领导干部与家属一起参观家训馆、听家风讲座、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廉洁家风吹进家庭;推动廉洁家规文化进机关,通过集中组织观看优秀家规专题片、举办家风主题沙龙、开展立家规晒家规评家规等活动,把廉洁家规意识在党员干部心中扎根;实施廉洁家规文化进校园,廉洁思想渗透进孩子心中,形成“大手教小手、小手拉大手”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