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员别做批评的看客

2016年11月24日 15:18:52 浏览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李玉长

  批评是同志间互相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如果只求一团和气,甚至将批评的武器搁置不用,将给党员个人和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近日,河南省宜阳县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建海落马后如此忏悔道:“对于我的违纪事实,其他领导和同志未必一无所知,相互之间即使发现一些苗头和倾向性问题也不提醒纠正。”

  为何没人提醒?同事评价高建海“为人霸道,大家都怕他”。概因怕提醒了会遭到报复。毋庸讳言,让党员干部敞开心扉说真话,营造能批评、敢批评的氛围,加强对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权力的监管势在必行。

  霸道总裁式官员之所以能成长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说,缺乏真批评的氛围,少了周围同志的有力监督,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离不开每名党员的主动参与。遇到问题袖手旁观或动不动就把责任往外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无助于解决问题,更助长了一团和气的歪风。

  当下,绝大多数党员是非分明,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有些党员干部缺乏开诚布公的勇气,常怀独善其身之念,对错误不抵制、不斗争;有的抱着“有事赶紧躲,惹火要烧身”的明哲保身心态,信奉“批人说三分,逢人打呵呵,意见莫要提,万事不当真”的处世哲学,对违纪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极少数人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他丢丑、我看戏”;甚至有极个别的别有用心者,抱着“他出事、我捞实惠”的心理,对同志犯错坐视不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而不能搞那种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相互较劲设防的虚假团结。解决上述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尤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把批评用实用好,就得少一些看客心、腹诽心、嫉妒心,掏一颗责任心、担当心、为公心,秉持关心同志、爱护组织、珍惜信仰的本真之心,真诚善意地提醒、推心置腹地交流,抱着建设性的态度严肃严厉而不失善意,直击要害而不面折人过,当头棒喝而不置人于死地。唯此,批评才能入心入脑,见出成效,高建海式的悲剧也能有效避免,从而创造真正团结、共同奋斗的局面。

  批评者是真爱护还是假关心,同事间自是一清二楚。或许一次看不清,但日久见人心。他装睡,组织和大部分党员心中有数,掏心见胆的党员委屈不了。同样,表面一团和气、暗中较劲设防,甚至悬崖边上推一把的把戏,隐藏不了,组织也不会让这样的人得“实惠”。

责任编辑:徐淑丹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