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到+3000

2018年04月28日 16:14:10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楼昕

  十五年前,这里是全余杭条件最差的地方,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积极性不高。那年春节,村里“揭不开锅”,靠着借来的50万元,村民才度过年关。

  十五年后,这里成了余杭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集体经济上亿,2017年财务性收入近3000万元,位居全区第三。

  是什么让昔日经济薄弱村改头换面成为集体经济上亿的经济型社区?

  领头人滕云让

  “忙忙碌碌,好比瘦身”,说这话的人正是五常街道文一社区党委书记滕云让。

  2003年,邱桥村、横家桥村、木桥头村、南河头村四村合并成立文一村,时任南河头村村长的滕云让担任文一村村长。

  成立初期的文一村由于交通不便,位置偏远,村级经济很不发达,村民干活也没有积极性。滕云让上任后抓住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大刀阔斧搞改革,2006年9月文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2007年12月文一社区成立。

  “当时,南河头村是四个村子里最穷的,合并时一听说我来当村长,不少村民都反对。”如何得到村民的认可成了滕云让的头等大事。

  “没啥诀窍,就是埋头干。”

  滕云让口中的埋头干,可不是蛮干。他重金请来浙江大学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调研,量身定制社区整体规划设计,拟定发展方向,策划执行方案。

  很快,社区改头换面第一炮打响——大华西溪风情项目进驻和北部产业区启动,滕云让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发挥社区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快速推进征地交地工作。紧接着文一西路开通、撤村建居等项目为文一社区争取到了不少开发商的青睐,“加速了社区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一下子社区的地理优势和项目优势就显露出来了”,而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户的举措更是争取到不少居民的“好感票”,居民更支持社区工作了,社区干部开展工作更大胆了。正是这些一环扣一环的和谐发展关系,促成了“西溪湿地三期”平衡区块的征地拆迁工作圆满完成。

  陆陆续续,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淘宝城等大型单位纷纷迁址文一西路,眼看着社区周边环境越来越好,滕云让琢磨着如何让大家伙儿也过上好日子。借助北部产业区的启动这一契机,2006年初,社区建造全区首个农民过渡房项目“文一雅苑”,并以年租金600万元的价格打包出租给周边企业做为人才公寓使用,不仅解决了外来人才的落脚问题,也为社区居民带来可观的租金收入。

4699.jpg

  展望社区新未来

  近年来,文一社区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得益于杭州主城的西推、西溪湿地三期的开发、创新基地的建设,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历年来社区班子人员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合力奋进。

  如今,走进文一雅苑,现代化城市小区气息浓厚,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良好的绿化环境、专业的物业公司……“文一雅苑的成功,促使文一综合办公楼、文一酒店等项目启动。” 滕云让说,“如何增加与开发商的合作、积极配合上级政府部门的项目推进给百姓带来实惠,是我们社区班子考虑的首要任务。”

  自2011年担任文一社区党委书记一来,滕云让带领社区班子成员顺利完成了未来科技城配套区块征地拆迁和西溪北苑小高层公寓的安置,社区的项目建设与经济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并不满足的他带领社区班子人员朝着“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大方向努力,加强社区整体实力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收入,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社区而努力。

  “股金”指的是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户后居民的收入。除文一雅苑外,社区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投入两亿元开发社区的综合大楼、文一大酒店等项目,使居民有一份稳定的“股金”收入,保障日常生活。

  “保障金”是社区班子服务为民的承诺。2007年以来,社区由于征地而进入社保的人员有2400余人,有了社保,就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社区还结合拆迁户的安置,合理设计,做好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会所,解决居民因拆迁而没有场地搞活动、办喜事等困扰。同时,切实做好社区治安、清洁余杭等工作,让居民安居乐业。

  在滕云让的带领下,这些年,社区较好完成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社区党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余杭等各方面工作,还荣获余杭区“无违建”社区、余杭区文明社区、余杭区充分就业社区、余杭区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优秀组织等荣誉。

  滕云让说,接下来,将继续为努力壮大社区经济,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居民富裕的新型、和谐社区而奋斗。

6.jpg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