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之五
弘扬“红船精神” 谱写新时代援疆新篇章
弘扬“红船精神” 谱写新时代援疆新篇章
——访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金梓伟
2018年02月06日 14:22:31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 徐艳 通讯员 沈宏宇
编者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回首2017年2月22日,这个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全面进疆的日子,从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全体援疆人就把“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誓言深深地印刻在天山脚下、塔河两岸的南疆大地上。
钱江潮涌润天山,勇立潮头树标杆。第九批浙江援疆人立志于打造援疆标杆省份、锻造浙江援疆铁军。这是一种怎样的家国情怀,又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担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了一起,走在援疆的大路上——
从今天起,浙江党建网、浙江党建微信公号推出《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让我们走近浙江援疆11位省、市指挥长,聆听他们的同题问答:援疆三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援疆工作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援疆生活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位指挥长曾私底下问过不少干部,要是让你们重新选择,你们会来援疆吗?每个人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来!”
生命中有了援疆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这恐怕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疆人共同的心声!
指挥部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
记者:三年援疆,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金梓伟: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打造“红船”援疆品牌,让“红船精神”在新时代援疆工作中绽放更加耀眼光芒。我们来自“红船”的诞生地,在受援地新疆阿克苏沙雅收看党的十九大,当我们看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在十九大一结束第一站就来到嘉兴南湖边瞻仰复建的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感到无比自豪。嘉兴指挥部责无旁贷要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让“红船”品牌根植于沙雅各族人民心中。
记者:援疆工作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金梓伟:进疆以后,我结了两户维吾尔族“亲戚”,尽管事先知道都是贫困户,但第一次上门看望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家里除了一张炕,没有家具更没有电器,一家3口就守着2只羊、3亩半棉花地;最让人难忘的是,尽管他们生活贫困,但还是非常客气,摆好大馕、红枣和核桃请我们吃。随着后来多处深入调研,看到这样的贫困户还很多,这让我深深感到援疆责任重大 ,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记者:援疆生活中,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金梓伟:援疆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枯燥,但也有开心的时候。最让我开心的就是“十城百店”这项工作。我们按照省援疆指挥部的部署,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思路,前后方主动对接,援受方密切协调,目前,“驿疆南”旗舰店开业,覆盖嘉兴5县(市)2区、16个门店专柜的流通销售网络已形成,销售苹果、香梨、红枣、哈密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8000多吨,“疆果东送”初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十城百店”工程,加快建成一批果品生产基地,实现以沙雅为基地、嘉兴有窗口、产销全对接的果品流通网络,助力沙雅各族人民创业增收和全面如期脱贫。
“民族团结一家亲”看望结对亲戚红旗镇喀什托格拉克村阿依普·塔依普
记者:如何把“红船精神”带到沙雅,做好新时代援疆工作?
金梓伟:沙雅是丝绸古道、古龟兹国的重要组成部分。3.2万平方公里、25个民族27万人口生活在这个沙漠绿洲。沙雅人文资源丰富独特,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有流经县域220公里的塔里木河,有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320万亩原始胡杨林,是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县和自治区粮食生产基地县,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为中国塔里木胡杨、棉花、马鹿、红枣、卡拉库尔羊、红柳、罗布麻七大特产之乡。“胡杨精神”孕育的沙雅各族干部群众正在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沙雅。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党的十九大和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援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凝聚、升华的地方,更需要我们自觉扛起使命,担起责任,大力弘扬“红船精神”,高水平谱写新时代嘉兴援疆篇章。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创新品牌。打造“红船”援疆品牌,是“红船精神”在新时代援疆工作中绽放更加耀眼光芒最为直接的表现。进一步深化“红船”系列品牌,以“红船关爱”为主体,“红船领航”计划与“红船文化”交流为两翼,使红船品牌根植于沙雅各族人民心中。二是要突出精准实干。助力受援地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百折不挠的目标。精准谋划、精心实施、精细管理好项目,重点建好高起点的嘉兴产业园、高品质的果品基地、高品位的嘉兴新村、高标准的示范幼儿园,力出精品工程、精品项目。注重招商引资落地开工,扩大“十城百店”“百村千厂”工程成效,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加大扶智造血,以实干提质效,助推沙雅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脱贫攻坚。三是要突出倾情奉献。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我们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以学强素质,以干促落实,以严锻铁军,践行“三承诺一决心”,开展“讲政治、有情怀、比奉献,讲实干、有担当、比作为,讲团结、有纪律、比形象”活动,领办61个项目,实行承诺清单晒、每月按帐查、每季对帐比、年底盘账赛,修订完善43项制度规定,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62个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出台人文关怀10项措施,严明纪律规矩,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安全底线,严管厚爱结合,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作风、奉献的情怀,保证了援疆各项任务的坚决落实。
参观湖州援疆指挥部受援地柯坪县黄群超同志援疆先进事迹陈列馆
记者:在新一批的对口援疆工作中,嘉兴如何做出特色,打造“红船”品牌?
金梓伟:我们嘉兴市第九批26名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以来,在嘉兴市委、市政府和省援疆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以及沙雅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融入、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开局之年取得较好成效,也创造了嘉兴援疆工作新特色和新品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狠抓项目建设,展示嘉兴质效。两批14个项目、11058万元援疆资金已全部完成,全额投资4955万元、11160㎡的沙雅县城南小学项目历时123天主体工程11月4日结顶。对每个项目实施精细管理,制定计划表,倒排时间点,挂图抓作战,主动靠前协调服务,沉身一线解决问题,推行援疆项目廉洁建设进工地和“八严格十不准”。
助力扶贫攻坚,体现嘉兴温度。抓好招商活动,组织开展19批次的产业招商考察活动,促成5000万元的包装仓储屠宰冷链等项目签约,投资3亿元的农业机械项目已落户阿拉尔,亚特电器沙雅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和一批纺织服装项目正在洽谈。“百村千厂”“十城百店”工程成效初显,乡镇农村合作社承接沙雅县神威服饰公司工装衣裤订单10244件,解决了252名群众就业;“疆果东送”形成了覆盖5县(市)2区、16个门店专柜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深化嘉兴专家沙雅行,22位嘉兴学前教育、卫生医疗、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走进沙雅,8批280名干部人才赴嘉兴培训,27名医生、21名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和4名幼儿骨干教师赴嘉兴进修,十二团首次选派4名优秀干部赴嘉兴挂职。
打造“红船”品牌,贡献嘉兴力量。深入实施“红船领航”计划,以“两晒赛”(晒承诺、晒举措,赛创新、赛成果)为抓手促进帮带提升,以人才工作室为平台培养一支走不掉的人才队伍。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112人,举办讲座培训、学术研讨、公开课152场次,撰写调研报告17篇。援疆教师创新开展的两届青年教师比武促进了教学理念方法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导沙雅职校学生参加新疆服装技能大赛获6个奖项,沙雅二中本科上线率提高了 9.3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建设阿克苏首个幼教人才工作室——红船名师青禾工作室,有效缓解幼儿教师缺乏和极大提高师资素能。实施阿克苏首个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疏导调适项目,收到了良好效果。6名援疆医生门诊诊疗达5700多人次,教学查房185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46次,组织疑难病例讨论81次,开展手术471台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医疗技术空白43项;规范诊疗常规,指导实践操作,促进医疗人员临床经验积累和技能水平提升。深入实施“红船文化”系列交流活动,百日文化广场、传统体育竞技、国学知识比拼、两地文化走亲等33项活动,涵盖全年、覆盖全域,每个乡镇全参与,每个星期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促民族交融,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知认同。深入实施“红船关爱”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领域,新增“红船干部”“红船工商”“红船体育”“红船民警”等多个项目,以及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图书、少儿皮衣、冬季服装捐赠,援助资金和捐赠物品已有165万元,推动全社会多领域、多层次对口援疆,“红船”品牌已在沙雅生根。
责任编辑:杨雅- 2018-02-05 突出重点 凝心聚力推进援疆工作
- 2018-02-03 甬库同心 快乐援疆
- 2018-02-02 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高水平推进新时代...
- 2018-02-02 “五常铁军”铸就“五常速度”
- 2018-01-12 嘉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勇读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