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陈丽红

浙江振兴阿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12月08日 10:48:20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陈丽红


  

陈丽红.jpg

去年,我有幸参加第三期美国班,赴美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也拓宽了新的思路。转眼一年多过去了,许多新的理念也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实践和检验,感受颇深。现在我谈一些体会,也是向各位领导作一次工作汇报:

  一、家族企业的传承需要传承什么?

  这次从美国学习考察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极大部分学员都是从父辈手中接手的企业或者正在准备接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接手后该怎么去传承?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去传承,即“信念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动力的传承和责任的传承”。

  1、信念的传承。培训期间我们发现,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经济热”,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愿意去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商人开始与中国做生意。通过在美国的考察交流,我也深刻感受到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并且当我与家人交流这个观点时,家人们也表示了高度的认可,打消了原先移民的念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可以说,我们党的事业是光荣而伟大的,是前途光明而充满希望的,我们一定要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信念以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精神的传承。我们在美国与洛克菲勒先生的交流中,大家对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有了特别深的认识。我们回来后也仔细回忆了我们父辈创业的经历,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继承发扬这种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的浙商精神,是我们企业传承的基础。如果我们安乐于父辈搭建的舞台,不去拼搏、不去努力,那么这份事业很难持续发展。

  3、动力的传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既要传承老一辈的艰苦创业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通过创新和转型去加以推进。为什么美国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较强?其中一条是与企业的包容、开放的干事氛围有直接关系,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创新转型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营造环境提供平台,让企业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与转型发展上来。

  4、责任的传承。以前我总认为能够把父辈传承的企业做稳就可以,但是经过这次考察培训,我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赋予了我们一种时代的责任感。这份责任不仅来自传承浙商精神、继承浙商事业的期许,也来自经济新常态下,带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打响“浙江智造、中国智造”品牌的时代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明确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把企业带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要不断勤练“内功”,加强自身的素质,树立新时代浙商、新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崭新形象。

  二、家族企业的发展需要把握好什么?

  中国家族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依靠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因此,作为我们新一代的企业传承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好:

  1、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这是企业传承的首要前提。我父亲二十年前就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祥集团”,这句话也说出了一位农民企业家对党的深厚情感,也是我们阿祥集团始终坚持的政治信仰。所以,我们经常性地开展“蓝领大讲堂”、党员职工“读书会”,引导职工树立倡导“创新、拼搏、责任”的阿祥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祥集团”的阿祥理念和“勤劳、好学、忠心、诚实”的“阿祥人”标准。利用网站、新媒体和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展示企业发展成就、生产经营理念、职工精神面貌,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2、行动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企业传承的重要方向。我们应该把企业看作是由众多员工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需要我们倾注对家庭的情感、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建立家庭管理的规矩等等。因此,我们按照“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丰富健康文化生活、提高素质追求价值”的思路,提出了提高员工幸福指数5+3+2的原则,即企业创造的利润50%回报于员工和社会,30%用于发展再生产,20%留作企业积累。公司每年给员工递增工资,保证他们每年都有新的增长。对优秀骨干员工给予配发小车、分配住房等奖励。目前已经配发小车200辆、奖励住房60余套,有效地稳定了

  骨干队伍,赢得了人心。2008年2月,阿祥集团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雪灾害,阿祥亚麻、新祥铝业八万多平米的厂房顿时成为废墟,近三亿元的财物设备被冰雪埋压。潘阿祥董事长第一时间向“阿祥人”发出号召和承诺:“厂房可倒,精神不可倒”“雪灾损失巨大,重建信心更大”“工资一分不减,奖金只高不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新祥铝业45天后恢复生产,三个月内阿祥亚麻重振雄风。

  3、责任上要真正体现“家国情怀”的大局观,这是企业传承的责任担当。企业是水,国家是源,阿祥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阿祥是叶,社会是根,为社会尽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阿祥集团在自身雪灾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向灾区捐赠了900万元的钱物,提出了“少吃一口饭,多献一份爱”的口号,党员带头捐款,员工爱心涌动,成为浙江省捐赠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多年来,在集团党委的带动下,集团公司始终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市、县、区各级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建立“阿祥爱心基金”4000余万元,二十年来累计向社会捐助资金近8000万元,被媒体誉为“阿祥集团不是湖州最大的企业,但却是尽社会责任最强的企业”。

责任编辑:马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