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带领山村“疾步快走”的领路人

2016年09月21日 10:00: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想要拔穷根,就得多听听乡亲们怎么说,还要得到大家的信任。”作为土生土长的董源人,加上多年从事村里工作,对于农村这片土地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明白,要在董源工作,首先得融入到农民中去,和他们交朋友,听他们说真心话,不光自己要这样,其他党员亦是如此。搭乘市县各级开展“红色细胞工程”的东风,董源村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地将本村按每20户划分为10个“红色细胞体”。由综合素质高、群众信任的党员负责邻里村民工作,促使每一区域都得到精细管理,每一家庭都得到贴心服务,每一诉求都得到有效回应,切实做到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同时,董步快还通过本村党员和在外创业爱心热心人士捐款等方式,发起成立以“党员带头,社会参与,关爱民生,促进和谐”为宗旨的董源村基金会,帮扶村里生活困难群众,支持本村公益事业建设。

  “我种草药他回收,每年可以增加5000多元收入。”董源村困难村民董步化与村中党员董步催结对后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这些年结对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董步化在感谢“师傅”董步催的同时,更感谢为他们牵线搭桥的“红娘”董步快。

董步快进行平安巡防(左一).jpg

  在“红色细胞工程”试点建设中,董步快经过反复思考,把村里15名经济条件好、热心公益的党员和村里的困难户进行一对一结对,让党员俯下身去帮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董步化就是结对的受益者,他和党员董步催结对,董步催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经验,手把手传授他中草药品种选择、培育、施肥、收获加工等技艺,还发挥自己的专业合作社优势,对他的中药材进行回收,帮助董步化实现了增收。

  像董步化一样受益的村民还有很多,因为党员干部的带动和排忧解难,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们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纷纷希望董步快领着大伙儿再干一届。“大家生活刚有了起色,你得带着我们好好干。”当村中党员群众提出让老董继续领着大伙儿干时,他欣然接受。“党员就要为村民服务,干了一届对村里工作也熟悉了,跟村民感情也深了,大伙儿相信我,我就领着大伙再干一届。”董步快说。

  “章乡到万排这4.7公里路拓宽,多亏有了他”

  选择再干一届的董步快,又开始了为村庄发展建设的奔波,一头扎进各项村务工作。

  农村工作琐碎事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开展起来又谈何容易。尤其是村干部,大家都乡里乡亲住着,受人情世故、宗族观念等影响,难免在工作中开不了口、缩手缩脚。“难说的话我来说,难做的事我来做。”老董的这番话,让其他干部没了顾虑,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道路硬化、环境整治、防洪堤建设、建设村综合办公楼……村庄整治工作一项项推进。记得有一次村内乱搭乱建的茅厕被拆除后,现场脏乱不堪,而第二天一早相关部门就要来检查验收。老董来不及多想,带着三四名村干部就开始清理工作,从下午2点一直清理到当晚8点多才收工。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