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衔泥垒窝一“春燕”

2016年09月14日 16:30:2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一村之治:公道规矩聚民心

  古往今来,不论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还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唯“蛋糕”切公平,才能赢得民心。杭兰英深知这个道理,工作中,她一直注重做到对待村民一视同仁,处理村务一碗水端平。

  2006年三村合并,杭兰英把原来在“老村”祝马村积累下来的资金和各种资源,全部并到“大村”祝温村里。因为资金实力不平衡,基础建设情况也参差不齐,如果平调资金,势必会造成原三个村相互之间的对立。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高招”:原来哪个村的捐资,就归哪个村用于公益事业。这样,无形中引入了一种竞争机制。“村里公益项目多,其中有不少就是开展‘村看村,邻看邻’,相互追赶比投入竞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对此,杭兰英很是欣慰。

  在杭兰英略显独特的理念里,做基层工作,目的是要服务群众,但不意味着简单地跟随群众,而是要在联系服务的同时,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在祝温村,人们十分重视规矩、规则和规范,在祝温,制度的刚性和人情的氛围并行不悖、相荣相生。

  一种情怀:人文信义润家园

IMG_0184.JPG

   仓廪实,知礼节。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正是致富后的祝温村努力的方向。

  “杭兰英对文明建设还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与祝温村结对共建的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对杭兰英十分了解,比如她提出由村民自己作词、作曲、演唱和伴舞的村歌《祝愿温馨》,是上虞最早的村歌;绘制5万平方米的文明墙绘,是上虞面积最大的;从2010年开始评选的文明“五个十佳”,更是已深深烙在了村民心坎里,目前,全村已有200户村民评上了“五个十佳”。

  杭兰英说:“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提升人的素质,家庭和睦了,村庄和谐了,乡风文明了,各项工作也就上去了。”2011年,村里建起来了‘人和文化长廊’,这条百米长廊分历史人物、爱心人士等五个展区,其中最吸引村民的,是“五个十佳”——十佳和谐家庭、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少年和十大爱心人士。不仅村民们喜欢来这里瞧瞧身边的模范,被评上的村民也喜欢带着亲朋好友来此‘炫耀’一番,大家都为能登上这个‘光荣榜’感到自豪,并在村里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我用仁和欢迎你,我带礼信走万里”,正如人们在村歌中唱的那样,悠悠乡愁,文明乡风,正载着祝温村走向更远的地方……

  一片冰心:爱大家胜过爱小家

  在崧厦镇夏丏尊小学对面的一间寓所内,已是傍晚6点多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勤快地在操持家务,屋内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位老人正是杭兰英的丈夫祝秋潮,曾是当地响当当的名人,当过副校长,退休后还经营着一家小企业。但为支持杭兰英的工作,他自愿当起了“贤内助”。

  “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都在宁波经商创业。家里的事我多做一点,兰英就能多为村里做些事。”祝秋潮说,杭兰英几乎天天早上五六点出去,晚上六七点回家,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村里。

  “杭兰英的心里只有集体和村民,唯独没有自己。”邻居蒋丽娟说,今年1月一天夜里,杭兰英打电话给她,说自己头晕不舒服,请她陪同去医院,一查是急性肺炎。原来这几天杭兰英一直在为村里的河道砌坎忙碌,发烧已经4天了。

  乡民们心疼她的身体,亲朋好友都爱惜地劝她该歇息了,但她还是一如既往保持着初担此职时的热情与激情、理想与憧憬。

  兰香甘为百姓吐,英姿愿向小村行。杭兰英就像一株绽放在田野里的幽兰,以自己的默默付出,给祝温村村民带来了温馨和幸福……

(绍兴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