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他唯一的念想就是为村民多做实事

2016年09月14日 12:49:3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高良德——“没有当过村书记的人,也许以为当书记很容易,只有当过,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才知道有多辛苦。”高良德说他会尽力而为,当了村书记,唯一的念想就是为村民多做点实事。

高良德4.jpg

  作为农村工作的老前辈,高良德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将智慧和汗水洒向这一方热土。本人先后被评为“市新农村建设优秀干部”“县新农村建设优秀干部”“乡三个一经济发展优秀代表”等,所在村获“市生态村”“市全面小康村”“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分片担责”人心齐

高良德3.jpg

  2011年5月,高良德规定,每月1号、16号这两天,作为党员服务日,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义务劳动,修剪村里的花草树木,对村里的公共场所、河道进行卫生保洁。同时,将村庄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70至80户,实行片长负责制,让党员干部切实负起责任。之后通过完善,形成了“分片担责”制度,各片区共同承担起信息采集、事务代办、民情反馈、环境保洁、纠纷调解、扶贫帮困、计划生育、邻里新风、村务监督、综合协调等10项服务职责,并在全县进行推广,实现了党员服务日只有村里党员、干部参与向各片区成员、群众都自觉落实的转变。自从推出“分片担责”制度后,片长们都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变得沉甸甸了,他们在自己的“责任田”内积极作为、成效明显。第六片区村民陈某患有精神疾病,煮饭时不小心引发火灾,片长俞照明带领村民奋力将陈某从火房救出,保住他的性命,然而,由于陈某精神失常,当天晚上,整晚大喊大叫,扰得邻居不能休息,俞照明又耐心安抚周边村民的情绪,忙进忙出一个晚上都没睡。第五片区村民居住在平安桥边,片长陈建青积极发动片内群众筹钱,共筹款2万余元,购买了一对石狮放在平安桥美化村庄。第四区片长林继根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找到收桔商,把村里滞销的10余万斤柑桔高价卖出。第三片区一位村民把鸡鸭养在邻居的窗下,臭味引发邻家不满,导致两家激烈争吵。片长陈兴根多次上门做双方思想工作,直至化解了矛盾。第二区片长黄伯云,在强台风“海葵”来临前,积极转移片区危房户,一遍一遍仔细检查片区内的安全隐患。片区村民陈某因车祸致贫,老党员陈兆基自掏腰包1000多元上门慰问,党员叶国营向村慈善分站出资10万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通过以心换心,片长们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村民陈正顺老人主动要求包干第一片区道路的保洁任务。他说:“以后这条路不整洁,就找我算账。”村民陈爱琴的儿子外出务工,不能参加党员服务日活动,她主动要求代替儿子履行义务参加村里的保洁活动;村委委员陈根平放下自己县城装修房子的活赶回村里参加义务劳动;第六片区联络员潘赛亚身体不适,还坚持参加村里的大扫除。“分片担责”工作载体的成功创建,充分发挥了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转变了党员干部主动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村庄事业的积极性和互帮互助意识。

  “一事一议”建新村

  中岙村有农户392户,人口1225人,全村以柑桔、葡萄和蔬菜种植为主,长期以来,全年村集体经济主要靠80多亩桔场和20多亩河塘的对外承包,每年村集体经济约为20万元。这点钱,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可谓杯水车薪。2012年4月,晓塘乡党委引进台湾金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对台精致农业园,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用地100亩,总投资250万美元。长期以来,中岙村的村民们除了种水稻,就是种柑橘,农业收入很低。高良德想抓住这个机会,从乡里引进的项目中分得一杯羹,使村里的农业转型升级。要是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见不统一,事情就无法开展。高良德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起初,村民们反对的、起哄的、冷嘲热讽的,各种声音都有。高良德并不气馁,他用商量的语气向村民们提问:我们中岙的气候适合种台湾水果吗?改种台湾水果好,还是继续种柑橘好?好在哪?在高良德的提问下,村民们不再闹哄哄了,而是查资料找答案,用脑子细细分析。最后,大家认为:我们的橘树已经老化,继续种橘树没有发展前途,不如引进台湾水果试试看。征得村民的同意后,高良德心中又有了更远的想法:先流转出46亩土地让台商在村里种,如果台商试种成功了,就带动村民一起种植台湾果蔬,由台商提供技术帮助,把村民的1000亩桔子林都陆续改种台湾果蔬,真正带动村民富起来。台湾果苗运到了村里,村干部、各区片长、副片长等放下自己手头的要紧农活,先帮台商翻土抢种。台商林士杰说:“到了中岙就像到了自己的家,有什么困难,村里干部都会第一时间来帮忙,中岙村人与人之间‘守望互助’的情谊让人感动。”更让林士杰感动的是,中岙村不计较眼前利益得失,为发展台湾精致果园,村集体先行垫付32万元,用最朴实的行动支持素不相识的他。在高良德的领导下,中岙村每一个建设项目,都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通过民主讨论决定。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高良德经常一次又一次地往村民家里跑,磨嘴皮子。“这些年来,我几乎把每一个村民的性格都摸透了,怎样的人要怎样做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数,硬压肯定是不行的,得靠脚头奔得勤。”高良德说。村里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粪坑全部移除了,危旧房拆除了,生态墓搞起来了,河塘清理干净了,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村道修起来了,崭新的农民会所建起来了,自来水改造好了,村里建了公共厕所和停车场,村文化礼堂修建起来了。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