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唱响花甲之年的奉献之歌

2016年10月04日 14:13:0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这些工程当中,涉及到一些村民苗木赔偿问题,当时村民提出每棵赔偿60元。”吴介平说,了解民意之后,自己认真分析、调查研究、走访群众,多次跑到相关部门为村民争取到了最大权益。“工程有需要,村民也不容易,作为党员干部,我只能在公平、公正的前提,竭尽所能为二者搭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工作中,吴介平始终把村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村内财务、工程项目款,平日里吴介平都逐一对照,严格把关,努力做到“不出一分钱的差错”。对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不管是谁,她也绝不袒护。“我们村原来有五个人是‘双重身份’,就是说,这五个人既是农村户口也是城镇户口。”吴介平说。发现这个问题后,吴介平自费跑到外地,把这些人的户口一一注销。当时,还有一些村民不理解她的做法,经常上门与她理论。吴介平一一耐心劝解,时间久了,村民也慢慢理解了。

  “群众有问题、有事情随时可以找她反映,就连家庭琐事,她都会热心地出面帮忙解决。”村民动情地说。

  当好“领头雁”事事作垂范

  人们常说,村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吴介平觉得,当家人就得关心家人。她担任书记以来,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

  义兰公路、杭金衢拓宽、航慈溪拓宽等工程,涉及到该村征地工作,吴介平主动上门与村民沟通,确保大家在思想上积极配合;镇里布置“三改一拆”工作,她“脚印留在田间地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审查力度;“五水共治”工作,她强调“加强党员责任包干区”,带头落实清洁、清淤、清水的“三清”要求,严格要求河道保洁员“要做细,做到位”,党员责任人“人人带头,率先垂范”。

  吴介平说:“当干部,就要敢于对自己念‘紧箍咒’。”

  吴介平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为群众付出了多少,从没计算过,但百姓对她的敬重和拥护却有目共睹。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她先后获得计生先进个人、创建先进个人、基层先进工作者、金华市计生先进个人、义乌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吴介平用执着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为飘扬的党旗增光添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谱写新篇章。

(义乌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