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站 家门口的“红氧吧”

2016年12月01日 09:05:14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余建红

  每个月的5日,平湖市钟埭街道钟南村的老党员钱志祥家里总是十分热闹,附近的党员都会集聚到他的家里来学习。他家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杂物间改造成了孔家池党员先锋站,里面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套小音箱,还有无线网络接收器,现代化的移动远教设备齐全。

  截止目前,平湖市建成的451个党员先锋站,已成了党员家门口的“红氧吧”。

  “大村”治理的需要

  1999年,平湖市有20个乡镇,经过两轮撤并,现只有5个镇3个街道,行政村也由286个变为现在的86个。镇村多次调整后,平湖市村域规模越来越大,现村均户籍人口达3392人,党员108人。其中地域最广、人数最多的新埭镇鱼圻塘村,地域面积达1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390人,党员312名,而村部会议室仅能容纳200人左右。

  平湖市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大多为村党委(总支)+功能型党支部,即以党员群体特征为划分原则,特征相似、从业相似,比如农业支部、老年支部、青春支部、企业联合支部等,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大村”越来越多后,从实际运作来看,除老党员支部运作比较正常外,其他几类支部单独运作正常的不多,一般依附村党委(总支)一起开展活动。

  传统的以村级党组织为单位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老远地到村部参加党员组织生活很不方便,客观上就降低了组织生活的吸引力。特别是农村党员老龄化程度普遍较高,60岁以上老党员占比平均达38%。

  平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晓英认为,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规模过大,会给党员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等带来压力;规模过小,则难以形成合力。适度规模易于党员管理,也易于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使党员作用能更好地发挥。

  为解决支部活动不规范、不经常这一问题,平湖市从调整组织设置入手,改变原有的功能型党支部设置方式,从2004年起开始小范围探索网格党建,即在民情网格建立党支部,并创设党员先锋站活动阵地,推动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平安建设网三网融合。

02平湖独山港镇优胜村先锋站内正在开展专题学习讨论.jpg

独山港镇优胜村先锋站内正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讨论。

  “七个一”实现标准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湖市党员先锋站的组织架构是:村党委或总支+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先锋站活动阵地。

  在设计党员先锋站活动阵地时,平湖市充分考虑整合已有资源,主要有5种类型:村级公共用房、闲置农房、党员农户家、民情茶室、产业基地。

  每个先锋站按照“一个统一标识、一面党旗、一套远教设备、一份活动计划、一套规章制度、一位党建指导员、一支服务团队”的“七个一”标准,并配备《浙江日报》、浙江《共产党员》杂志、《嘉兴日报》等党报党刊,巩固硬件设施,丰富活动内容。

  为保障党员先锋站活动开展,平湖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拨给每个先锋站不低于1200元的工作经费,落实每名党员不低于180元的教育活动经费。2015年,平湖市按照可看、可学、可借鉴的要求,每个镇(街道)确定2个以上示范点予以重点推进,每个示范点给予3万至5万元的经费补助。

  “党员先锋站建立后,延伸了组织生活触角,更有利于实现党员精细化管理。”平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锋说。该市建立了以党员学习日、议事日、关爱日、服务日、评议日“五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锋日”活动制度。平湖市规定,每月5日、25日,分别为学习日和服务日;每季度召开一次党群议事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先锋指数考评。同时,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定期走访,组织先锋站内党员互访,加强党内关爱。

02平湖林埭镇陈匠村清溪先锋站党员正在讨论走访收集到的问题.JPG

林埭镇陈匠村清溪先锋站党员正在讨论走访收集到的群众建议。

  曹桥街道野马村余泾港先锋站建在村里的一个茶室,由闲置的猪饲料仓库改建而成。先锋站地处桥头,依水而建,旁边还有凉亭和健身园,冬天的中午,夏天的晚上,附近村民都爱到这儿坐坐。

  钟埭街道钟埭村三家村党员先锋站,原设在站长黄词强家里。他家边上一户五保户进养老院后,房子闲置后改建成了现在的党员先锋站。

  平湖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认为,党员先锋站是平湖市对新形势下“大村”党建工作如何开展所作的与时俱进的探索。基层党员群众也可以在不是村部的这么一个场所,敞开心扉反映情况。

  据悉,平湖市党员先锋站的做法已在嘉兴全市得到推广,要求按照“七个一”标准全面推进党员先锋站建设,今年每个村都要建立至少一个示范型党员先锋站。

  “在突出标准化的同时,农村党员先锋站还要着力强化功能性,将先锋站打造成党员家门口的‘红氧吧’、党群面对面的‘连心锁’和基层问民情的‘联络站’。”嘉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方俊良说。

  名词解释

  党员先锋站

  从2004年开始,在自然村落、新村集聚点等村民聚居区域内,依托村级公共用房、闲置农房、党员农户家、民情茶室、产业基地等建立党员先锋站,作为网格支部的活动阵地,统一进行“七个一”(一个标识、一面党旗、一份活动计划、一套规章制度、一名党建指导员、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一套远教设备)标准化建设,方便党员就近参加活动,并常态化开展党员联户走访、志愿服务、扶贫帮困、创业扶持等,使先锋站成为党员家门口的“红氧吧”、党群面对面的“连心锁”、基层问民情的“联络站”。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