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56.1%受访职场人士称所在单位实行了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

2016年12月13日 09:52:54 浏览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周易

    漫画:食墨客

    末位淘汰被很多管理者认为是保持企业战斗力的有效管理制度。实行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制度的用人单位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大公司。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名职场人士进行的调查中,56.1%的受访职场人士表示所在单位实行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制度。67.6%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被末位淘汰对员工找下一份工作影响大。68.8%的受访职场人士建议用人单位给予被裁员工合理补偿,56.3%的人希望用人单位为被裁员工提供调岗或培训机会。

    55.4%受访者认为末位淘汰制能提高工作效率,30.5%的人看法相反

    葛立伟是上海一家网络媒体的编辑,去年年底,他被上一家公司以“末位淘汰”的形式解雇。“我是去年年初到那家公司的,本以为3个月试用期过去了,工作就稳定了,结果到了年底,人事部门通知我,部门要合并,我被解雇了”。葛立伟说,单位给他的赔偿只有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不含绩效工资,也没有年终奖。“因为我是第一次正式参加工作,什么都不懂,就接受了这样的条件。现在想起来,感觉真是太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张越(化名)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她的公司每年都会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排名,排在末位的员工就会遭到淘汰。“公司一般会给被淘汰的正式员工N×12+1个月的薪金补偿,N是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张越说,虽然比起一些小公司,她所在公司的补偿算是合理的,但大多数员工更愿意留在已经习惯的工作环境中。她还告诉记者,在末位淘汰的威胁下,“自愿加班”成了大家默认的工作常态。

    调查中,56.1%的受访职场人士表示所在单位实行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制度。

    对于因为工作能力不合格而被开除的员工,64.8%的受访职场人士表示单位会提供补偿。不过,仅25.7%的人认为这些补偿比较合理,39.1%的人认为补偿太少。

    近年来,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大规模裁员事件不断引起社会关注,而“末位淘汰”是他们普遍遵循的原则。不少管理者认为,只有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组织激活。

    人们怎么看用人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调查显示,46.6%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避免人浮于事的情况;42.2%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它能帮助单位分流员工,精简机构。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