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盏天目见匠心 失传天目盏瓷艺浙江找寻记

2016年11月26日 13:40:01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方臻子

  这盏南宋“油滴天目”,最终以1030万美元落槌,刷新了天目盏的世界拍卖纪录。

  “天目盏是一种茶器,古时候,一只顶级的天目盏,可以换一座城池。”近期,一部名为《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纪录片在互联网热播,你是不是也想知道,这如流星般划过历史星空的黑瓷极品“天目盏”,它从何而来?如何烧制?为何与浙江的天目山同名?又是如何湮灭在时光隧道中的?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天目山深处,一位倔强的浙商,从未停止寻找天目盏遗迹的脚步,一盏一世界、一盏一匠心,挖掘着天目盏的秘密。失传的“天目盏”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一场刷新世界纪录的拍卖,天目盏重回聚光灯下

  纽约,佳士得,当地时间9月15日上午。一场名为“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的专场拍卖会上,对南宋“油滴天目”茶盏的你争我夺,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1000万美元!”陈振华举牌。

  人们激动得站了起来,情不自禁鼓起掌。除了另一位买家。

  这只“油滴天目”,观之宛若星光灿烂的夜空。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丰臣秀吉的得力军师黑田孝高,他也是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好友。黑田家之后,“油滴天目”被日本近代著名藏家、日本十大商社之一的安宅产业株式会社第二代领袖安宅英一所得。安宅家之后的藏家,就是临宇山人,日本宋瓷收藏大家。有业内人士对此件作品的评价是:“本件作品是至今非馆藏文物中最完整、品质最为上乘的油滴天目盏。”

  “油滴天目”是以估价150万-250万美元上拍的。“当时,我们的专家顾问团队认为,从相关记载来看,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第二昂贵品种,存世量少,而且本次上拍的油滴天目,无论从保存状态还是本身的烧造技艺来说都堪称一流,早在1935年就被日本评为‘重要美术品’,它的价格应该在800万美元左右。”此时的陈振华,在掌声中几乎认为“油滴天目”已胜券在握。

  不料,另一个买家举牌:1010万。

  1020万,陈振华紧追不放。

  当得知对方是位同样来自中国的买家,陈振华释然放弃了竞价。“既然大家的目的都是让‘天目盏’回来,就没必要再争了。”陈振华大度地上前握手道贺。最终,“油滴天目”以103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共计1170.3万美元(约7807万元人民币),再一次刷新了天目盏的世界拍卖纪录。

  原本志在必得的“油滴天目”最终被他人收入囊中,但这个浙江大华集团的董事长反而更为欣喜——世界纪录将让天目盏在国内名声大振,天目盏的价值终于被收藏品市场认可了,他数年来孜孜以求为恢复失传已久天目窑所做的,并没有白费。

  一张沉寂千年的文化名片,墙里开花海外同飘香

  陈振华与天目盏的故事,要从2004年说起。这一年,天目山景区经营权招投标,浙江大华集团中标。为了经营好景区,公司着手研究挖掘天目山的历史文化,在浩若烟海的史料中,“天目盏”——这个带有天目山名字的茶盏,突然让陈振华这个临安人心中一动。

  后续的调查,更让陈振华及其团队惊讶万分——

  唐以后,尤其是宋元时期,仕官贵族、文人雅士间盛行“斗茶”。因为釉质细腻、胎式精美,黑釉还能更好地反衬出斗茶时的茶叶汤沫形色的变化,甚至会有云飞雾绕的视觉效果,黑釉一度风靡,更受到了皇家的青睐。

  此时,天目山因涌现了一大批高僧而名闻中外,日本、印度、朝鲜的僧人慕名来此留学。“天目山产好茶,高僧大德的修学中也兴茶道,倡导茶禅一味。”临安市志主编王建华告诉记者,“在天目山修学的日本僧人,有记载的就有220多位。他们回国后,将茶道连同喝茶用的黑瓷茶盏带到了日本。这也是‘天目盏’来由最为广泛和普遍的说法。”

  这些闪耀着黑色光芒的天目盏,备受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日本人喜爱。在日本,有4只“曜变天目盏”被认定为国宝级——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大德院各存一只,还有一只,据《君台観左右账记》记录,是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前一晚举行茶会时使用的,第二天在明智光秀点起的火烧本能寺的大火中,伴随着织田信长的最后绝唱,这只曜变天目盏被毁。这4只曜变天目盏,是日本十三世纪以后的历史和文化演变的见证者,可见它们的地位之高。

  “在日本的典籍记载中,南宋时,日本的‘陶圣’加藤四郎慕名来到天目山学习烧制天目盏的技术。加藤四郎学了五年,回国后在日本京都烧制,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最后在濑户发现了上好的瓷土才烧制成功。所以日本陶瓷中,濑户烧是最有名、最被认可,可以说,濑户烧的烧制技艺就是源自天目窑。”王建华说,可见“天目窑”在南宋时期,早已经扬名海外。无论是对临安,对杭州,还是对浙江来说,天目窑、天目盏都是一张文化“金名片”。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