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渊头:耕读传家文脉深
浙江东阳巍山镇有个“博士村”
古渊头:耕读传家文脉深
2016年11月23日 09:35:5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黄珍珍 蔡凤 刘小红
反哺家乡情意深
多年间,古渊头村好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自顾自般遗世独立。
从北面来龙山向南眺望,古村民宅错落有致。两棵千年古樟树屹立在村北口,枝叶茂密、遮天蔽日。母亲河乌竹溪沿暗渠流入村庄,水流清澈无比。闲暇时间,村民们依旧像往常一样,蹲坐在门前水渠边浣衣洗菜。
古渊头的村落布局与民居建筑,皆具典型东阳民居风格,村庄内现存国家级、市级文化保护建筑9处。村中不少民宅建于明清时期,古朴典雅,院落间有小花园点缀。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民宅堂屋均坐西朝东,屋内窗花、横梁,仍旧保持当年原貌。
近年,古渊头村因多数年轻人外出求学或成家立业,村庄中老年人逐渐增多。子孙们定居在外,老人们却不愿离开故乡,民宅及基础设施也日渐陈旧,亟待更新。遗世独立的村庄,如何应对新变化?
今年83岁的李桂子,丈夫已经过世,3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提起他们时,老人显得格外神采奕奕:“3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丈夫李花白生前是书法家。现在,孩子们每周末会来看我,平时我每天都会来老年活动中心看看电视打发时间。”
与李桂子一样,每天不少老人都聚集在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喝茶聊天或是打牌看戏剧。近年来,村里的文娱活动更多了,建起了文化礼堂,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有50多个村民加入了村里的舞蹈队、表演队,每周都会在文化礼堂排练。”李惠康说,前不久,村里的舞蹈队还参加了镇上的文艺演出。近几年,巍山农行与古渊头村积极探索新型金融合作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9月,东阳巍山农行在古渊头村开展“电影下乡”活动,让村民不出村就能看上电影。
面对村庄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每年春节回乡的游子们,开始主动聚集在村里的文化礼堂,商量着以何种方式反哺家乡。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主要街道铺上了水泥路面,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一些年久失修的古民居也得到修缮。村里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离不开在外成就事业的游子们。
“李金钟为建造古樟文化公园捐资130万元,李晓强为安装自来水、修建龙山公园水泥路捐资29万元,李海峰为设立村西文化名村古渊头标志碑等捐资3.5万元……”李惠康指着捐助名册说,古村建设在他们的帮助下日益完善,近几年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
“等我们将闲置的500亩农田种上油用牡丹,游客们来了便能看到满山的牡丹花开。”走在新修的龙山公园步道上,李惠康畅想着,美丽乡村建设能让更多人了解古渊头“耕读传家”的历史与文化。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