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G20杭州神韵:走过西湖烟云 且看古人笔下之美

2016年09月05日 16:00: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

  式微的西湖 元朝

  南宋灭亡后,作为旧国故都,杭州继续保持着江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因元代守令治西湖者无人,湖遂废而不治,西湖风光不再,西湖的绘画也陡然衰退。元代存世西湖山水图阙失,在元代前期的二三十年中,有关西湖绘画的记录也寥寥可数。这恐怕与西湖湖面淤塞、湖景大为减色有关。

  个性的西湖 明朝

  到了明代,由于杭州不再是故国旧都,没有众多的显贵聚集于此,于是一些品阶稍低的中下层文人仕宦、退隐清流甚至包括外地的一些富商巨贾都得以在西湖山水间修筑自己的园林。

  清代李卫主持修纂的《西湖志》"园亭"条记载,晚明文人的园林涵括了其中很大的比例。在西湖景观得以基本恢复、西湖文化多样发展的明代晚期,西湖山水图呈现出了继南宋之后的第二次兴盛。

  洞天问道轴 戴进

  《西湖游览志》的作者田汝成曾经这样感叹:

  西湖赋、西湖图,俱难得佳者,盖摹景则滞,离景则虚。惟戴文进西湖图稍稍超脱。

  在明代初期的画家(包括"浙派"画家)中,戴进是描绘西湖山水图最多,也是最受人称颂的一位。

  沈周曾经说过:"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与戴进相比,沈周更为注重对描绘景物总体氛围的强烈感受,而不是具体物象上的肖似,他的西湖图并不能给人以实景的契合,注入了画家更为丰富的情感,包含着画家对以往山水经历的回忆想象。西湖山水图成了画家表达意兴的方式,画家开始成为山水的主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除沈周外,吴门四家中的文徵明(1470-1559年)、唐寅(1470-1523年)都画过西湖图。除此,董其昌笔墨的西湖、蓝瑛古意的西湖、陈洪绶怪诞的西湖……晚明不少画家画过与杭州西湖有关的山水画。明代的西湖山水图开始呈现多样的趋向。

  荷花鸳鸯图轴 陈洪绶

  经典的西湖 清朝

  西湖山水图的绘制也在清三代时期再度达到兴盛。尤其是康、乾两帝的南巡,促使众多画家(包括大量宫廷画家)参与了大量的西湖图绘制。

  然而对于西湖图的描绘在清代中后期无可挽回地衰退了,虽然代不乏人,留存下来的西湖图实物为数不少,但是由于程式化的积习难返,陈陈相因,画家们大都只在空洞的图式与笔墨技艺之中寻求满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在绘画中表达自己面对西湖山水时的那一份真实感受。

  西湖清夏图 戴熙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