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教育 家长你缺位了吗?
陪伴教育 家长你缺位了吗?
2017年01月16日 17:16:03 浏览量: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蒋炜宁
陪孩子一起阅读
陪孩子一起打球
陪孩子一起堆雪人
“陪伴教育”论坛上家长代表发言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家长们常有抱怨,孩子和自己的隔阂越来越大。一份来自全国范围的调查表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失陪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爸爸们更是缺位严重。其实孩子的成长,父母的陪伴是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各地都在尝试怎样促进家庭陪伴,宁波也不例外。宁波市一所学校连续3年推行陪伴教育,在家长、老师和同伴陪伴孩子成长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家长应该怎样陪伴孩子成长?
缺失的家庭陪伴教育
一份让人忧心的调查:仅一成家庭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的2万名家长与2万名小学生做过家庭教育状态调查。结果显示,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子情况均比女孩差。上海曾做过类似的调查,12%的家庭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下,13.5%的家庭双休日没有时间陪孩子。深圳一个1000人的调查也显示,20.1%的调查对象与父亲关系冷漠,15.8%的调查对象与母亲关系冷漠,父母每天跟孩子有效沟通的时间不超过6分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卢彩晨说,最早出现孩子失陪现象的是留守儿童群体,之后是“富二代”,再后来是白领,现在有日益普遍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正逐渐成为“失陪一族”!
调查还显示,空余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爸爸经常和孩子玩智力游戏和运动的,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家庭几乎每天或每周两三次全家共进晚餐。
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特别是男生,从小父教的缺失会让他的性别认同弱化,易被妈妈过度保护,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由于纪律教育和监督的缺失,甚至会引发各种暴力行为出现。
另一份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指出,0-5岁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父教的缺位很严重。父亲这个角色代表着规矩、责任,很多方面是母亲无法给予的。该委员会的一位专家直言,中国孩子父教的缺失将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为此,国家卫计委家庭司启动了“新家庭计划”项目,其中一个模块就是家庭科学育儿,请一些专家培训家长和监护人,普及如何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科学养育和教育。怎么做好父亲、怎么扮演好父亲的角色,这些都有专门的培训。
宁波的情况如何?来自宁波市一所学校的样本调查显示,宁波也同样出现了孩子成长中家长严重缺位的现象。2014年底该校对186名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和孩子聊天一天一次的有113人,约占六成,谈话时间少于30分钟的浅聊天61人,占三分之一,而一小时以上深谈只有5%。父母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有115人,此时父母一般是在看手机,占六成多。虽然有九成以上父母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吃饭,但是以妈妈为主。父母主动陪伴孩子参加体验活动的有86人,占比不到一半。孩子们对陪伴有哪些需求呢?参加体验活动时遇到困难希望父母陪伴的有95人,超过半数;希望同学和朋友陪伴的有90人。由此可见,学生失陪和隐性失陪的现象比较突出。
是不懂怎么陪伴,还是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该校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发现,两者兼而有之。其实家长也很苦恼,原来无话不谈的“小尾巴”,现在话不投机半句多。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也时常束手无策,无力感越来越重。在一次家访中,老师们甚至听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例,一位在学校文静且成绩优秀的女生在父亲叨唠她成绩退步时,竟然一言不发地上楼把自己关在小阁楼里整整20多个小时不出来。来家访的老师问出缘由是,女生认为父亲平时很少在家,也不怎么关心她,没资格在她考差时责问她!这个缘由让女生的父亲十分吃惊,自己长期外出经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怎么在女儿眼中成了不闻不问了呢?!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16职场妈妈下班后的育儿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