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捂的那些事 你知道多少?
关于春捂的那些事 你知道多少?
2017年03月18日 08:56:31 浏览量: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少人在春天都会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可是你知道吗?“春捂”可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捂”不好更会捂出病来。
春天气温变化大,昼夜温差明显。人们的体温应保持在摄氏37℃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如果“捂”的不恰当,人体不能适应天气的转变,则会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那么,春季为什么要“春捂”?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息息相关、充满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必须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和同步。春季,一阳初生,冰河解冻,万物复苏,初生之阳如刚萌芽之幼苗,当然难以抵御早春的严寒,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使之去寒就温,就好像北方农民春季种蔬菜要采用温室的道理一样。对应养生的要求就是要“春捂”,只有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才会有夏季阳气盛满的繁茂景象。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所以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
春捂“捂”的不恰当会生病俗话说“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天气温变化大,昼夜温差明显。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如果“捂”的不恰当,人体不能适应天气的转变,则会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大众会做错的不正确的“捂法”
老人、儿童、产妇,以及患有心肺等慢性病的患者,不要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女性不要过早换裙装。这是因为,人的阳气根于肾,全身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而肾经起于脚底的涌泉穴,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病的人,出门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场合去,因为一遇到气温突变,或花絮拂面、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
春捂应重点护住身体哪些重点部位?
对于春捂,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17血液干净少生病,现在学着“清理”还来...
- 2017-03-17一犯“春困"就睡?这些春季养生禁忌你一...
- 2017-03-16记者老楼的“素描”
- 2017-03-14血管堵了70%一个穴位调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