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等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
风油精等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
2017年02月16日 14:30:16 浏览量: 来源:大浙网 作者:
付立家认为,对中成药命名进行规范是必要的,“这是历史形成的问题。过去很多药名都是地方批准的,没有统一命名的规则。此外,不少中药虽然是一个名字,但实际上不是一个方子。”
尤其是近年来,百姓对药品、保健药品需求日趋旺盛,打着保健品旗号的中成药夸大式命名乱象频出。业内人士介绍,个别药企生产的中成药品质良莠不齐,却在命名上“名不惊人不罢休”,随意吹嘘疗效,导致很多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规范中成药命名势在必行。
专家呼吁中药命名应兼顾文化传承与监管
对于现有中药必须全部改名,不少消费者表示很难理解。昆明市一小学教师刘悦说:“像云南白药气雾剂、马应龙痔疮膏、风油精都是家里常备药,老百姓都认这些牌子,如果一夜之间这些名字都不存在了,会觉得很不适应。”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王英告诉记者,协会已于近日召开座谈会,组织会员企业认真讨论,将意见集中报送食药监总局。
李劲认为,一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品牌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和象征,具有世界影响力,需要区别对待。比如美国《巴伦周刊》就把云南白药列为了“美国人必须知道的10个中国品牌”,云南白药一旦更名,其代表中国的品牌形象将无从谈起。
“不能用西医西药的思维来管理中医中药,在命名上尤其如此。”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说,中国传统中药在命名时往往要把发明人、生产地、君药的名称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如“季德胜蛇药”“马应龙痔疮膏”“赵南山肚痛丸”等,这是对发明人贡献的一种认可。
此外,中医药讲究“地道性”,地名是最好的体现。“比如云南白药,不是全国只有云南有白药,而是只有云南白药的药效最好。”陈其广说,如果人名、地名都不能作为药名的话,中药就会彻底丧失传统文化底蕴。
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中成药的名称需要规范,但也要尊重老字号老品牌。“规范管理药物名字确实能够减少夸大疗效药品对消费者的误导,但对于少数具有历史渊源的、约定俗成的、老百姓认可的、有口碑有市场的老药不宜一刀切。”郑进建议,可视情况分类管理,对于没有历史渊源的新药可按新的命名办法约束,对于老字号品牌的药名,则不应强行更名。据新华社
有话要说
中成药改名,别搞“一刀切”
风油精不能叫了?那应该叫什么?性急的网友已经坐不住了。作为新闻背景,“中成药改名意见”的推出,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1月1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出发点是,为加强注册管理,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命名,在这样的意见面前,估计头痛的不光是风油精们,云南白药就是一例。
按照意见稿新规要求,市面上不少产品都面临改名的命运——如鼻炎灵片、脑力宝丸、强力枇杷露等。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15放下"高冷"积极"触网" 奢侈品能否开启...
- 2017-02-09生态休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2017-01-25人民日报:靠内生动力告别“山寨”
- 2017-01-18擦亮“无欠薪” 这块浙江品牌
- 2017-01-16风油精不能叫“精”? 救心丸不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