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无欠薪” 这块浙江品牌
擦亮“无欠薪” 这块浙江品牌
2017年01月18日 15:37:5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网 作者:
“深入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这是代省长车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的又一个“民生好声音”,对于全省劳动者,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这是一份可靠、贴心的保障。
在“体面劳动”的语境之下,维护劳动者的收入权首当其冲。一份足额、及时的劳动报酬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关乎着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欠薪的切肤之痛,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更严重的是,这一看似出自企业的失信行为,伤害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权益,也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
早在2012年11月,我省就全面启动了“无欠薪浙江”行动,从健全防范欠薪机制、强化欠薪事件处置力度、促进企业自律三方面入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行动开展4年多来,各地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欠薪预警机制、处置机制,“讨要辛苦钱”的群体性、极端性事件越来越少,职工收入权的保护网越织越密,“无欠薪”这块品牌在浙江已然初步成形。
但是从“走在前列”的高标准审视,“浙江无欠薪”依然在路上,体现在机制上,尚有短板急需补强;体现在地域和行业上,尚有不平衡性亟待校正,“深入开展”的寓意就在于通过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行动,把“无欠薪”这块浙江品牌打得更响,擦得更亮。
在这场行动中,全省各级工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涉及欠薪的劳动争议,都源起于劳资双方对于薪资发放事前约定的缺失或者简单粗放。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将薪资标准、发放形式、增资比例及各种待遇以集体协议的形式加以固化,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从源头上减少了围绕薪资而引发的种种错综复杂、混乱不清的劳资争议。尤其是杭州和宁波两地,颁布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纳入了法治化轨道。
去年12月1日,《浙江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付诸实施,在工会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的项目中,明确了“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劳动报酬支付、福利待遇落实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等条款。深入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工会,准备好了!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17注意!这样东西比工资条更重要,弄丢你...
- 2017-01-16有一种痛叫别人家的年终奖!年底别让你...
- 2017-01-13莫言:新作仍在创作 坚持“把人当人写”
- 2017-01-11浙江省公布12起恶意欠薪案
- 2017-01-11新年迎来巨轮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