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何莉平:“形神兼备”才是文化礼堂应有的气质

2017年03月15日 14:08:1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磊

 永嘉何莉平1.jpg

  人 物 名 片:何莉平,中共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曾任温州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主任兼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洞头县元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永嘉县副县长等职。

  夜幕降临,永嘉县大若岩镇大元下村文化礼堂热闹非凡,吃完晚饭的村民成群结队来到礼堂,跳舞、打球、散步·····好不热闹!

  如今在永嘉的这方土地上,文化礼堂已成为老百姓熟悉而亲切的一个“家”:礼堂内,村民们点播欣赏着礼堂供需平台放映的影片、节目;礼堂外,村民们愉快地在打门球、跳广场舞······

  2013年,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永嘉县按照“早谋划、早启动、早建成”的工作思路,当年8月就建成全省首批农村文化礼堂,被评为首批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先进县。通过四年的努力,永嘉现已建成了121座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依托文化礼堂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达7000多场次,惠及30多万村民。文化礼堂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精神家园和记录乡风乡愁的重要阵地。

  我们走近温州市永嘉县委宣传部部长何莉平,听听她来讲述永嘉文化礼堂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久久为功。

  “一堂一主题”,

  打造独具特色“精神家园”

苍坡文化礼堂-婚礼 (2).jpg

  苍坡文化礼堂

  记者:永嘉的每座文化礼堂都打造得各有特色:大若岩镇水云村的“和”文化礼堂,碧莲镇缸窑村的缸文化礼堂,乌牛街道鸭鹅村的侨文化礼堂······可以说,永嘉的每个文化礼堂都各有主题、各具特色,成为当下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你们的出发点是什么?

  何莉平:“三百里楠溪江,自古山水怡人;九十万永嘉人,从来耕读传家。”永嘉这方土地山水秀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基于这一原因,我们把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融入传统、融入中心,结合了永嘉的美丽乡村建设、楠溪江的全域旅游开发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一村一品”思路,挖掘各地人文特色,注重群众参与,从垃圾堆、旧祠堂、废建筑等场地建起了一座座主题鲜明的文化礼堂。

  我们在“建”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统筹用好现有资源,注重地方文化的融入,让村民全程参与其中。比如说,水云“和”主题文化礼堂,这个村在建文化礼堂之前,村民上访比较多,干部也不怎么团结,为此我们从策划到建设再到使用,让村民们都全程参与,在他们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村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有的村风民风,提炼出了“和”这一主题,通过礼堂的建设,现在上访户都息访了,村干部也非常团结、变得有战斗力。还有,就是我们的文化礼堂还非常注重跟产业的发展结合。桥下镇西岙村是阿里研究中心认定的首批全国20个淘宝村之一,该村的文化礼堂就将“互联网+”的特色融入进去,整个礼堂是淘宝文化的聚集地,村民通过挖掘淘宝的特点和品牌,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的功能性和辐射性,吸引了大批企业和学生来参观、培训学习;江北街道的珠岙村是全国童装第一村,童装企业特别多,为此我们在礼堂中增加了童装展览馆,专门介绍童装发展历程和品牌企业,带动童装企业“走出去”。

  记者:永嘉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特别像博物馆,最初在建设的过程中是如何设计的?

  何莉平:永嘉建设的文化礼堂,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文化礼堂打造成记录和传承乡风乡愁的首选阵地。我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去做的。今年,我们建设文化礼堂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建立乡风档案馆,把在文化礼堂开展过的大事喜事和各类活动定期整理分档,存入乡风档案馆。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好处:一是让老百姓参与其中,当文化礼堂的主角;二是让文化礼堂承载新的使命,更具延续的生命力;三是增强了礼堂的教化和引领作用。我们建乡风档案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引领乡风文明,推动移风易俗工作。

  “赛”“演”联动,

  礼堂迸发文明新风尚

和三文化礼堂合唱团《赶摆路上》.jpg

  和三文化礼堂合唱团《赶摆路上》

  记者:近年来,永嘉县依托农村文化礼堂这一核心阵地,持续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农村社会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项工作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你们是怎么想到去做的?

  何莉平:文化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前农村思想价值观繁冗复杂,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在渐渐退化,迷信、赌博等现象依然存在。说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文体生活的匮乏导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以文化体育建设为切入点就是为了抢占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将传统文化、中华美德、文明新风融入到文体活动中,夯实大党建内容。从2015年5月开始,我们相继开展了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深化年”系列活动,建立了乡镇街文体联合会、打造38个以文化礼堂为核心的“1+9”文体样板村、开展农民文化节、礼堂联欢周、体育运动季、文化“送种”等活动500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压制了宗教迷信、赌博等低俗之风。

447573e.jpg

  永嘉县美丽乡村岙运会

  记者:如何吸引老百姓来参与呢?

  何莉平:文化礼堂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惠民,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一方面,我们针对农村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需求,根据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举办了农民文化节、全民阅读月、体育运动季和文化“送种”等赛演活动,让老百姓能够“看单点菜”,“分众化”策划,定制个性服务,让更多的村民获得参与感、获得感。另一方面,打造高品质的文体活动。2016年8月,永嘉启动了文体活动“十大品牌”培育工作,深化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民星”俱乐部联盟乡村行、“重走红军路”活动、农民合唱比赛、排舞大赛、民间职业剧团戏曲汇演、群众歌手大赛、乡村“岙运会”、中国象棋大赛、门球联赛、美丽乡村马拉松等,在提升年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催生出乡村建设新亮点,楠溪江畔踏入“岙运会时代”,百姓舞台唱出美好心声。

  “形神兼备”,

  把礼堂之“魂”塑起来

水云文化礼堂-敦和堂.jpg

  水云文化礼堂-敦和堂

  记者:如果说建文化礼堂重在一个“形”,那么文化礼堂如何塑“魂”呢?

  何莉平:文化礼堂不仅要有“形”,还要有一个“魂”。现在农村的文化礼堂建得都很漂亮,但是要让文化礼堂久久为功,关键靠“育”。要使礼堂“形神兼备”,首先,要让礼堂成为引领乡风的主阵地。在珠岙、大元下等文化礼堂,有一个风景独好的“我们的”系列,记录着村庄和村民的大小事。其中包括“我们的美丽村庄”、“我们的多彩生活”、“我们的身边喜事”、“我们的乡贤典范”、“我们的长寿密码”、“我们的璀璨民星”······我们想通过这一系列让老百姓参与进去,获得更多认同感与幸福感。其次,把礼堂育成记住乡愁的主阵地。文化礼堂的魂就是它的主题,要坚持“一村一品”的思路,收集保存好礼堂的乡风档案,这个我们前面讲到过。最后,我认为要把礼堂育成凝心聚气的主阵地。走进水云文化礼堂,197个“和”字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和”均出自村民之手。在水云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全体村民的广泛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和”最能体现他们的心声。村民的荣誉感、凝聚力起来了,村风民风也更和谐了。

“民星”俱乐部联盟乡村行-器乐吹笙表演.JPG

  五彩缤纷的文化礼堂活动

  记者:说到形神兼备,下一步是不是要做好文化礼堂的神韵?

  何莉平:是的,下一步永嘉农村文化礼堂将继续深挖多建,并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着重在文化礼堂培育建设的整体布局、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功能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继续走在前列。具体来说,2017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一优、二强、三筹”:一是优化礼堂布局,围绕落实县党代会精神,结合移风易俗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将全县文化礼堂划分为文旅融合示范带、乡风文明示范带和乡愁记忆示范带“三带”文化礼堂,做强礼堂活动内容,做深礼堂文化内涵。二是强化管理机制,依托乡镇街文体联和文体俱乐部,实施文化礼堂自我管理运行、实时监测预警、星级评定量化等机制,探索建立文化礼堂智囊专家团、文化礼堂第三方评估团和乡镇文化礼堂发展促进会等“一会两团”民间组织,增强各地文化礼堂内生动力。三是统筹各方资源,做到项目众筹、经费统筹、队伍运筹,进一步推进文化礼堂供需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优势资源互补,真正把我们的文化礼堂建好、管好、用好、育好,让老百姓心有所寄,身有所栖。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