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2017年04月19日 14:55:27 浏览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姜奇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既立足当下,回应了新形势下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所面临的大量现实紧迫问题;又着眼长远,从社会发展变迁的高度,深入思考执政党的长治久安之道,代表着我们党对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崭新思考,极具指导意义。

  如何在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各国执政党亟须应对的新课题。这自然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把信息革命放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维度中进行审视,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体现了他对现代化的总的、全局性的、历史性的思考。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肩负同样艰巨的历史重担,要把社会发展史上“革命”级的新的挑战转变为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细细地体会那些百年尺度、千年大计的重要信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这就把党的统一领导与群众的利益诉求,巧妙凝结在我们党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智慧。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确切来说,互联网是中心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中心代表的是利益上的“同”,多样代表的是利益上的“异”。求同存异才真正符合互联网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那么,互联网的中心是什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如何理解总书记这个表述?一般来说,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通常侧重人民群众的集中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相对而言,群众则是一个社会概念(如“老百姓”、“草根”),更多侧重人民群众的分散利益、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即构成所谓“实事”的利益。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是共性和个性的集合。相应地,中心代表共性,多样代表个性。人民群众在共同利益上的集中、向心,与个性利益上的多元、多样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党代表人民群众的集中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用别的中心代替这个中心,就会走偏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意味着这个中心只能是人民,任何发展都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有些地方的电子政务等具体建设,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民办实事,这就难以推动我国网信事业的长远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群众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分散的节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这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借助网络渠道多与群众打交道。“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不仅如此,针对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分布式标准,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不仅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也会推动群众自身行为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努力使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进而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将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的治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群众路线,化挑战为机遇,为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