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遗如何“走出去”

2017年09月28日 17:03:28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李晖

  文化作为国家和地区的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资源,非遗“走出去”已成为我省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非遗是民族传统、社会文明和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不仅彰显了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塑造了地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是一种宝贵的特色文化,加强非遗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丰富文化内容,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非遗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广泛的市场消费特征,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文化成果的转化有助于激发文化的生产力。

  非遗还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对象,加强交流有助于推广文化普及,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提升文化的传承度。

平阳提线木偶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当地孩子(南非)

非遗“走出去”的现实状况

  浙江非遗“走出去”有着众多优势。首先,有一批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非遗资源。目前,我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急需保护的人类非遗项目10个,另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项目217项,省级1076项,这些都是推进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丰富资源;其次,有一群数量众多、技艺高超的传承人。我省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位,省级936位,是进行文化交流的宝贵人力资源;第三,有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文化交流品牌。我省落实中央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外交活动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浙江非遗“走出去”的三大品牌:以传统手工艺和民间美术为主体的“天工遗风”、以非遗与生活,传统与当下为主题的“忆江南”和以丰富多彩的浙江春节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春节习俗”。近年来在港澳台地区和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讲中国故事,传中国文化,树中国形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浙江非遗“走出去”面临的困难也不少。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队伍有待进一步培养,市场化运作和民间性交流有待进一步拓展,国际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非遗“走出去”需要克服的难题。

非遗活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众热情参与(香港)

非遗“走出去”的发展路径

  紧紧围绕国家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工作思路,紧密配合“一带一路”和周边外交建设,着力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让浙江非遗的传播地域更广、受众面更大、影响面更宽,主要的发展路径如下:

  一是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构建非遗对外传播体系。打造多层次的文化品牌是非遗“走出去”的核心。

  二是凸显创新融合,积极培育非遗对外文化产业。加快非遗项目与文化企业的融合,充分利用非遗项目的衍生资源,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等形式培育特色非遗文化产业。

  三是营造人才效应,积极加强非遗文化交流队伍建设。积极制定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规划,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群体,使之成为非遗“走出去”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龙泉青瓷大师陈爱明开设工作坊与孩子们快乐互动(西班牙)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