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潋紫:我想做用心的古装剧

2018年05月24日 17:28:00 来源: 作者: 胡笛

  流潋紫,本名吴雪岚,1984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教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她凭借该小说获得第2届“腾讯杯”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2008年,出版小说《幻世》。2011年,担任古装剧《甄嬛传》的编剧。2013年,当选浙江省作家协会第8届主席团成员。2014年,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担任古装剧《如懿传》的编剧。


  一个明媚的春日午后,我们在江南实验学校的大门口见到了流潋紫。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黑衣,头发干净而随意束起,礼貌地冲我们微笑。一时间让人很难想到,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流潋紫,现象级影视剧《甄嬛传》《如懿传》的小说原著作者。

  “你们喜欢霍建华?他私底下很是温文尔雅。”流潋紫很会聊天,一下就带动起“迷妹”们的采访情绪,“他是一个敬业、谦虚的演员,拍戏时常常会问我,陈建斌老师当年会如何表现角色,某个细节应该怎么处理。”

  在流潋紫看来,这是《如懿传》整个剧组的氛围,严谨、热烈、对于细节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

  影视剧作品的“监制”,是流潋紫的新身份,她不再仅仅是影视剧作的原著作者、编剧。新的身份让她想要更清晰地在电视剧中还原她心目中如懿的生活世界。

  就是想写一个女性群像

  读过《甄嬛传》《如懿传》原著的粉丝都领略过流潋紫古典文学的功底,文白相间、用词考究、雅俗共赏,这在网络作家中并不常见。字里行间的“复古风”也使当年的“甄嬛体”风靡一时。

  “我从小喜欢读《红楼梦》,这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家族悲剧。”流潋紫说,“我相信情感悲剧只有在时代大背景下才有震撼力。所以我写甄嬛传,写的不仅仅是甄嬛,而是甄嬛那个时代女人们的传记。皇后、华妃、安陵容……我没有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放在甄嬛身上,我就是想写一个女性群像。”

  早在2006年,流潋紫就开始在网上写小说,关注的题材大都是女性与婚恋。“那时候是想发表在网上,让纸质杂志的编辑看到赚点稿费。”

  写《甄嬛传》也只是因为想写一个长篇小说的好胜心。那时,流潋紫还在读大二,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将这部小说写完。然而,在网上陆陆续续发表之后,吸引了一大批读者每天跟进、反馈、交流,推着她最后写完了这部小说。

  写完《甄嬛传》前三本,导演郑晓龙找到了流潋紫,希望将这部作品拍成电视剧。郑晓龙早年的《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刮痧》……都是极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甄嬛传》是他的第一部古装剧,因为他妻子是流潋紫的读者。

  “他的态度蛮宽松的,给你时间写,写成什么样都可以。”最后流潋紫给了小说一个悲情的结局,“晓龙导演很满意。因为很多读者要求我写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最终,我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

  郑晓龙希望流潋紫自己做编剧改编《甄嬛传》,给她看了大量编剧的范本。就这样,流潋紫又入了编剧的行。

  从此后,流潋紫就在影视剧的行当里越走越远。

  再好的古装剧作都不是对历史一字一句的还原

  2016年,《如懿传》开拍的消息传出后,一方面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小部分的质疑。

  甄嬛是流潋紫虚构的人物,而如懿,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不少人对于流潋紫能否写好这么近的历史人物抱着质疑的态度。知乎上就有人假设,如果让流潋紫去写都铎王朝,也会把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写成一个类似于《如懿传》的故事。

  对于这样的质疑,流潋紫很坦然:“再好的古装剧作都不是对历史一字一句的还原。”

  她自然明白,特别大的事件、历史上盖棺定论的人物是万万不可动的。譬如唐玄宗这样一个人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乃至马嵬坡之变,这些历史事件都是不可改编的,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爱恨情仇,历史之下,仍有很多东西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需要在历史与传说之间做一个取舍,需要在大背景下给人物的命运做一个想象。

  “大事不虚,小事上可以适当虚构。”这是流潋紫的一个基本态度,“不然,电视剧就没有了传奇色彩。”

  直接参与影视作品的创作,让流潋紫有了对历史细节更多的思考和研磨。她研究古代女性的首饰、服饰、妆容,然后一点一滴复原在作品当中。“很多古装剧带给观众的违和感,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历史。”流潋紫说,“比如我们认为唐代风气开放,实际上在唐初,女性的诃子抹胸是比较高的,样式也比较保守。历史上女性妆容变化也很丰富,明清时期崇尚柳叶眉,而唐代则扫眉曾风靡一时。所以,你不可能让一个现代女演员画着韩式大平眉,带着美瞳去演戏。”

  有一段时间,流潋紫反复阅读中国古典通俗小说中描绘的爱情故事。她喜欢“三言二拍”,这些故事关注小人物、关注市井生活,也有着深刻的醒世寓意。“不仅仅是讲了一场欢欢喜喜的感情,当中有很多悲剧而无奈的选择。”意外的是,她倒并没有那么欣赏《西厢记》式的叙事模式,“要促进感情一定是身边的丫鬟去推动,有矛盾一定会从天而降一个人来解决,如果夫妻不和最后一定要强扭的欢喜。”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云:“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代戏曲家白朴由此引出了《墙头马上》的爱情喜剧。然而白居易写的并非是大团圆的喜剧,而是自由人性与现实束缚之间的挣扎。流潋紫对此有自己看法:“没有必要强行去做一个欢喜的团圆的结局。”

  如懿在人格上不是悲剧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

  《如懿传》在选角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女演员不愿意出演悲剧,这是行业内一种不成文的考量,有些演员怕女主角的命运会影射到自己。“但周迅最终接了下来,她是个有追求的女演员。”流潋紫说,“在小说中,如懿是个刚强的女性形象,为了贴合周迅的个人特色,我们在影视剧的改编过程中,特地往‘灵气’的方向去靠,以使人物更具有说服力。”

  在很多读者眼中,甄嬛是人生赢家,而如懿,作为妻子、作为皇后,都未免被视为失败者。但流潋紫并不这样认为,“如懿在人格上不是悲剧,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有着真实的态度和思想。”

  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能被成功与否简单定义,这是流潋紫创作的初衷。

  在现实生活中,流潋紫也是个“普通人”。她热爱教师的工作,面对豆蔻年华的孩子,她不光传授知识,也讲授人生的道理。

  碰到有不爱学习的女孩子,流潋紫找她谈心。女孩说,读书有什么用,长大以后找一个好男人嫁了就好了。流潋紫苦口婆心:“女孩子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不学习不读书,那怎么找到一个同样有独立人格的优秀伴侣呢?”

  碰到有孩子觉得古文太晦涩难懂,流潋紫就拿自己改编电视剧的经历循循善诱。“《甄嬛传》里面我两次用到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我告诉学生,电视剧是一个通俗的文化产品,如果郑伯克段于鄢大家都能懂,说明这是古文阅读应该到达的基本水平。”

  “我宁可慢一点。”目前流潋紫手头两部作品还在创作中,就已早早地被订下了开发影视剧。她的生活日常,就是学校上上课,在家带带孩子,余下的时间写作,“可能我十年也就这两部作品,但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是当下我能做到的最好状态。”

  “我想做用心的古装剧。”流潋紫的愿望很简单。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