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初心印记】冠尖山下忆初心

2019年08月06日 16:43:16 来源: 作者: 记者 逄润鹏 通讯员 徐丽娜

  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平阳县委组织部供图


  山高高不过冠尖山,水深深不过南湖水。

  在享有“浙江延安”美誉的温州市平阳县,当地百姓对中共浙江省一大在此召开的那段光荣岁月传诵至今。凤卧山门一带曾是浙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群众跟党非常贴心,由此成为了国民党统治区内一个隐蔽的红色堡垒。1939年7月21日至30日,省一大在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和马头岗村秘密召开。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红色土地,聆听了三位新中国建立前入党老同志的“初心故事”。

  “家家户户住满红军”

  “凤林村里曾经家家户户住满了红军,老百姓对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都无条件地支持,省一大对浙江、对平阳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8年12月入党的黄明生曾是一名浙南地下党交通员,现居于凤卧镇垟头村老车路16号。说起当初为什么入党,他表示,自己的姨夫是一名地下党员。姨夫看他比较机灵,就时常交代他送信到平阳县水头镇老埠头的一家药店,地下党员黄先河会去药店取信。黄明生的小叔叔也参加了革命,跟随刘英的部队战斗,受姨夫和小叔叔的影响,18岁的黄明生申请了入党。短暂的地下交通员工作之后,他又在姨夫的介绍下加入了浙南游击队,被编入到解放军35师,前往丽水青田等地参加战斗。解放后,黄明生先是转业到青田水电站工作,后因家庭原因回乡务农。

  说起对未来的期盼,89岁的老人频频竖起大拇指,并激动地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时刻牢记入党那一刻的誓言,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为了群众更美好的生活将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扁担缝隙藏密信

  清晨,生活在山门镇的97岁老党员颜贻交经常爬山到家附近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公园,站在纪念碑前,老人家每次都会驻足良久……

  从15岁开始担任浙南地下党交通员,颜贻交共送了11年情报。靠着一双脚,他走遍了现在的平阳县水头镇、山门镇、麻步镇、凤卧镇、腾蛟镇等整个平阳西部片区。

  当时的平阳县是革命重地,布满了国民党的岗哨。经常到处走,很容易被盯上。回忆最危险的一次送信发生在1939年,颜贻交正带着信路过凤岭阁,一进入国民党的岗哨范围,就被便衣盯上了。急中生智,他将信塞进了随身携带的扁担缝隙中,成功躲过了搜查。

  但便衣们认定他就是地下党交通员,没搜到信就将他抓进了大牢严刑逼供。由于营救及时,颜贻交劫后余生。

  1948年,颜贻交跟随“老海”(时任中共平阳县委书记郑海啸)参加浙南游击队并离开平阳,赴丽水剿匪,后又到宜山攻打大刀会。

  解放后,本可以回乡的颜贻交主动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朝鲜战场上非常的艰苦,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66年过去了,摸着已经略显斑驳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老人家依然无比自豪。

  “谁叫我是共产党员”

  与战场上的殊死拼杀相比,95岁的郑玉琦有着另样“丰富”的人生。1949年3月加入地下党组织的她,离休后经常提着竹篓,拿着火钳,在山门镇红军公园、古溪边当义务清洁工。要不是因为一次劳累过度,血压骤升的“意外”,人们还是会经常看到那位略微驼背、步履蹒跚的清洁工。后来,在儿孙们的压力下,郑奶奶“转行”了。

  “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党员,不是合格的党员。”郑奶奶喜欢读报、看新闻,并时常向相关领导建言献策;“共产党是好的、是英明的,不能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的腐败就否定共产党的伟大。”有人讲党的坏话时,她总是厉言反驳……有人问她何必那么认真,多管闲事。对此,她一般不予搭理。问急了,她又会冒出一句:谁叫我是共产党员!

  在郑奶奶家里,除了一台半新的彩电外,再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是老掉牙的木桌椅,床还是结婚时做的。她的一日三餐更是简单:半碗米饭、一小碟青菜和几块水果。儿孙亲友看不过去,劝她不要这么节省。她的回答永远是,饱了就可以,不必浪费。

  原来,“吝啬”的郑奶奶悄悄把省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和失学女童。

  离休40多年,她到底捐了多少,谁也不知道。几年前,镇组工干部与郑奶奶联系时发现,记录在案的结对困难大学生、中小学生、失学女童近百名,捐助资金40多万元,还有许多无法统计。

  除了捐款,郑奶奶也十分关心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建立通讯联系,鼓励他们勤奋学习、自立自强。2005年,从来“小气”的她特意摆了酒席,邀请受助大学生来家做客。

  如今,除了公益慈善,“90后”的郑奶奶还经常抄写党章,按时参加当地离退休支部的固定党日活动。


   记者手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

   当他们用含混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吐出这句话时,这些曾经的“书面语”不再那么生硬,伟大的信念清晰而坚定。

   89岁、95岁、97岁,在近百年的人生中,三位老党员都曾经历过无比艰苦的战斗岁月;也曾遭受过万般无奈的“浩荡十年”。在身体和精神都经受了严重考验的情况下,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信仰的坚守却不曾改变。

   没有经历过以上历史的我不禁疑问,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耄耋之年,他们分别作出了同样的回答: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 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