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什么?如何考? 考好如何用好?

“考”干部背后的思考

2019年06月06日 15:35:40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记者 安佳璐

  干部考察,什么最重要?光有显性的政绩,不够!“政治表现”“考准考实”“一票否决”……逐渐成为 “热词”,选用干部的“焦距”进一步拉长,政治素质成为“硬核”属性。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条例的形式对干部考核工作作出总体规范,这在党的法规制度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其中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

  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用人先过政治关,正成为各地选拔培养领导干部的鲜明导向。

  但是,政治素质具有内在性的特点,将之真正放于白纸黑字来考核,如何出考题,画标准,打成绩,怎样做到准确、精准?在“摸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各地探索出了不少创新方式,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风向标

  “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今年1月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再次明确,唯有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考题”,才能确保选出好干部,用上真贤才。

  讲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具体考什么?通过精细化设置考核指标,使考核由“虚”变”实”,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各地细化出了自己的一套标尺。

  在红船起源地嘉兴,可以看到一套“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五个方面的总框架,通过一图一表双清单进行了细化、实化和具体化。“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考察流程图”确定了政治表现考察重要环节和要素,固化政治表现考察具体流程,为考察工作各个主体提供参考。 “我们要求谈话对象在接受考察谈话时对照具体行为清单,对考察对象表现进行具体事例描述,从行为事例中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新出的《条例》给出鲜明的风向标,在考核内容上突出政治建设,着重考核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情况,在评判标准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忠诚干净担当,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因此,设置正反两方面评价指标大有必要。兰溪市出台《干部选拔任用政治标准考察实施办法》,列出正反两方面各6条具体表现。如政治忠诚方面,列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6条正面表现和“不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瞒报漏报重大事项”等6条负面表现,正反“题”相结合,才能让这份考卷更全面,结果更真实。

  出考卷

  省纪委近日对4起形式主义典型问题公开曝光,其中有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宁波镇海区司法局5名中层干部的考察材料鉴定意见一字不差,毫无针对性可言。 5名不一样的干部,5份一模一样的鉴定,虽是个例,但也反映出在干部考核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一把尺子量到底”“工作、考核两张皮”在很多地方仍是多见。“政治标准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关口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评价一位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是否过关,大多只凭主观印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标准。”一位地方组织部负责人说。

  在诸暨市的乡镇中,常见一幕:党委书记拿出思想政治建设记录本,把这一周来班子成员的政治表现一一记下,本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年度考察领导干部政治表现的依据。为把干部政治表现的隐性特征变成显性条款,早在2017年5月,诸暨市便出台了《诸暨市科(局)级领导干部政治品质考察评价办法(试行)》,详细规定了适用对象、适用情形、考察方法及考察内容,并列出领导干部《负面政治表现二十条》,划出了干部选拔任用时的红线。诸暨市乡镇、街道、市级机关部门的科局级干部在换届、年度考核、提拔任职、日常考察等环节,都必须接受“政治品质体检”。如果被“诊断”为不合格,就会被“一票否决”。这些条条框框让考察评价有了对照标准,让政治表现有了可界定的“硬杠杠”。

  为官者首先为人,政治素养不光展现在办公室内,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这些多面镜往往更能暴露出隐性线索。在嘉兴市秀洲区,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聘请了干部监督员,建立覆盖区、镇街、村社三级的34个干部观察点,第一时间收集干部“八小时外”政治表现情况。把听其言和观其行、察其表和析其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看清冰山下的全貌。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要让“考得怎样”真实反映“干得如何”,除了要从“长”、从“细”、从“全”计议,更要创新方式手段,借力大数据、高科技,及时追踪存在的潜伏性、苗头性问题,把干部真正考实考准考精。

  指挥棒

  “干得好”理应“考得好”,“考得好”还得“用得好”。考核是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先手棋,重要的是让干部考核的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等紧密结合起来,为敢于担当者鼓劲撑腰,让不作为者受到监督和惩戒。唯此,才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让新时代好干部不断涌现。

  也许数字最具说服力,2018年以来诸暨市对拟提任领导干部人选全部进行了政治表现考察评价,1名干部因政治表现不合格被“一票否决”,2名干部在考察动议环节即被淘汰,动真格剔除不合格干部。

  与之相反,那些在政治大考中的优异者脱颖而出,得到重用。“激情干事”这几个关键词不光听起来“激情”,用起来也“不手软。”“愿意主动到重大战斗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遇到波折、困难后是否因此失去锐气”……这些衡量干部干事的新标准让人眼前一亮,在温州市最近出台的《温州市干部激情干事考察实施办法(试行)》中考察结果有三种运用:融入干部任前考察、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作为其中必经程序;融入干部综合评价,并作为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调整、确定调整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以及奖励惩戒、培养教育的重要依据;融入干部监督管理,对考察中发现有负面表现的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予以谈话提醒,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进行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

  考察干部政治素质是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时代提出的新答卷。纵观全省,虽然各地绝招不断,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考察细则不够具象;有的考核评价只抓“节点”、方法单一;考察与选用没有很好的形成闭环等等。看来,考察干部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些答卷上的空白仍需进一步填满。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