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远教+”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18年07月16日 14:16:23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游继华 刘铭伟 黄淑慧

  近日,龙泉市掀起了远程教育示范带建设浪潮,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村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村民对市场、信息、技术的需求状况,充分挖掘远程教育网上资源,探索“远程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远程教育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哒……哒”声不绝于耳,剑池街道远教实践基地里灯火通明,二十余名工人正忙着赶制一批出口沙发垫订单。“还有2000份的任务要完成,大伙儿得加把劲。”基地负责人一边说一边清点成品。近年来,龙泉市剑池街道借力“远程教育”的东风,成功创办了远教实践基地,利用远教平台资源为周边群众辅导来料加工知识与业务培训,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有效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

  “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平均每个月都能挣到3000多元,足够家庭开支了。”家住大沙的龚丽娟告诉记者,“以前在厂里上班,每天指纹签到,必须准时准点,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都不方便,后来在‘远教实践基地’接受培训后,我就欣然加入了,现在也算是远教实践基地的骨干员工了。”说起来料加工与远程教育,龚丽娟满脸笑容。

  通过长期的创新探索,龙泉市逐渐形成了以远程教育为依托,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品牌+特色产业”的模式,涌现出一批通过远程教育指导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例。

  该市还将讲习师的讲习课程录制成课件,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学习。“通过远程教育,我在家里就可以随时学习食用菌种植课程,还可以不断重播学习,对我发展黑木耳产业帮助很大……”竹垟畲族乡村民刘治顺告诉记者,“三农”讲习师叶圣益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如何管理菌棒,与村民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食用菌产量、质量双提高,帮助村民实现增收。


  远程教育为“全域旅游”添辉助力


  “我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集体观看了《20年美丽乡愁路》,详细了解义乌市七一村20年发展变化后,党员干部们对如何振兴乡村的思路更加明确了……”住龙镇住溪村党支部书记项清文告诉记者,“在远教平台的指导下,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远程教育工作中,唱响‘省干教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妇女干教基地’等金字招牌,整合‘红军街’‘红军学堂’‘红色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成功打造出了特色‘红色远教大课堂’,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壮大了红色旅游。”

  此外,该市竹垟畲族乡还通过远教平台,发挥畲族特色,巧打差异、民族、生态三张牌,“掘金”乡村旅游市场。今年仅“三月三”山哈文化旅游节一天就吸引了1万多名游客前来感受民俗风情。道太乡通过远教平台学习后,成功打造了“仙宫道太 渔乐天堂”旅游品牌。如今,集休闲度假、摄影采风、库区垂钓、乡村漫游体验、探古寻踪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还吸引了不少在外村民返乡投资创新业,推动了乡村振兴。


  远程教育为扶贫致富“大补血”



  “年纪大了,别的干不了,养蜂是最好不过了!”在竹垟畲族乡盖竹村,村民何兰芝忙着查看蜜蜂生长情况。去年10月,何兰芝等20户低收入农户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了养蜂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开始养起了土蜂。按照土蜂蜜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预计养殖户年均增收至少万元以上。而这与远程教育的带来的福利息息相关。

  近年来,龙泉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技术优势,在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使远程教育“小课堂”成了精准扶贫的“大舞台”。此外,龙泉市委组织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推行群众“点菜”、远程“下厨”的“点击式”服务,采取专家辅导、示范带动、协会引领、基地辐射、政策扶持等措施,为精准扶贫“活血”“补血”“造血”。

  竹垟畲族乡的王海和,通过远程教育得知养殖与种植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湖羊基地,并种植300余亩的红薯,将红薯藤条与红薯渣给湖羊吃,用湖羊的粪便当肥料,为红薯施肥。如今,基地越办越大,也越来越忙,王海和就在当地招收一些低收入的村民来基地务工,让他们就近工作,足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

  “每年旺季,老王都会叫我过来帮忙,获得的经济收入,刚好补贴家用。”在旁边喂养湖羊的雷大妈说,平时家里收入较少,生活比较艰苦,是老王安排她在基地上班,现在,她家已经成功脱离低收入农户的队伍了。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远教平台管理,不断丰富远教课件,不断创新远教模式,通过远教平台,把村民最需要的技术送到村民手里。”龙泉市委组织副部长表示。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