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行稳才能致远

2018年01月24日 14:42:05 来源: 江山市委组织部 作者: 张 韧 夏旻星

  公路上常见这样一个情景:两辆车同向而行。一辆风驰电掣,一辆不疾不徐。快车迅速将慢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但当快车正全速前冲的时候,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瞬间跳成了红色,快车不得不紧急制动,在路面上留下长长的刹车痕后戛然而止。此时,红灯跳换成绿灯,原先落后的慢车终于赶到,并从容不迫地从蹒跚起步的前车边上绝尘而去。

  红绿灯现象昭示一个原理:跑得快不如走得稳。世间万物,莫不如是。芝麻拔节,不急不缓;书痴文工,艺磨技良;砌墙砖头,后来居上。古有明训,“戒急用忍,行稳致远”。年轻干部成长,亦是如此。

  俗语有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年轻干部成长自有其规律,心急跑快难免贻害大方:一是难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一路高歌猛进未必能始终势如破竹,过于急躁、好大喜功往往导致折戟沉沙。战国赵括出身将相世家,不曾身经百战就升任三军主帅,未及细踏战场就急于改变廉颇固守之策,长平一役最终兵败身死,三十万赵国精锐一战尽殁;前苏联赫鲁晓夫,上任苏共第一书记后急于改变农业颓势,不顾苏联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就向全国强制推广玉米种植,“邯郸学步”的后果是产业失衡,玉米种植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年轻干部成长,如若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不仅于己有害,而且于国于民,都百无一利。二是难免心高气傲,不堪挫折。顺风顺水、一路掌声的成长轨迹,往往难以成就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的壮勇人生。西楚霸王系出名门,巨鹿之战一役成名,斩将刈旗锐不可当。但在遭遇垓下之围时,却难抵刘邦的攻心之术,最终在四面楚歌中自刎身死。三国袁尚,得父青睐,年少便承袭父位,志得意满,却在曹操大军压境之时,不堪一击,弃城而走,败逃辽东,终为公孙康所杀。心高气傲、不堪挫折是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不能承受之轻”,平步青云中往往暗藏倾覆之危。只有在挫折磨难、急难险重的“文火慢炖”中,才能锤炼一颗“强大的心脏”。“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有多大的抗压能力才能干成多大事业,有多大的反弹能力才会有多大的事业成就。三是难免不知不察,脱离群众。急功近利,以求显绩,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如鱼失水、如树断根,脱离百姓、背离初心。炀帝本一代雄主,文治武功堪比汉武,但其即位后急于加强对南方富庶之地的统治,征集百万民夫修建大运河,无视天下百姓疾苦,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最终人心尽失、大势尽去,为骁果军所缢杀,身死国灭;巴黎公社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资本主义发起挑战,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但年轻的革命者们却忽视了广大农民,严重脱离了群众,“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短七十二天便被绞杀于摇篮之中。以史为鉴,放眼当下,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唯有不贪一时之快,不图一时之名,才能深入一线、以民为师,真正成为群众的身边人和贴心人,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创造坚固的群众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一项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伟大复兴的跨时代工程。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行稳致远,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徐霞客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弱冠之年便辞亲远游,遍览四海名山大川,“北历三秦,南极五岭”,为祖国地理科学的建立和完善立下不朽的功勋;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了改变千年以来严重干旱的境况,带领林县人民从太行山腰引漳入林,以愚公移山之志历时近十年修成“人工天河”红旗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成就伟大事业,必须做到“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有平心静气、脚踏实地,“板凳坐得十年冷”,事业才能不落空。二是磨之砺之,“墩苗”助长。磨砺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温室里的水仙从来不可能具有参天之姿。曹雪芹家道中落,穷困潦倒,却没有向宿命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之巅峰的鸿篇巨制《红楼梦》;江平先生,一生沉浮,历经枯荣,终成一代法学泰斗;褚时健一手缔造卷烟帝国,却在极盛之时身陷囹圄,出狱之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愈挫愈勇”,以跌至低谷的身姿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反弹力,最终哀牢山上长出了令地产大亨王石叹而观止的“励志橙”——褚橙。前有背着妹妹上大学、负重前行感动中国的洪战辉,后有云南昭通冒着严寒徒步上学、圈泪无数网友的留守儿童“冰花男孩”,他们的经历都在昭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人才成长的铁律:只有“不畏苦寒”,才能“自得其芳”。三是深入一线,融入百姓。“心无百姓,莫入公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说起他鉴别干部工作稳不稳、作风实不实时,有一个直观的指标,就是看这名干部入户时“农民的狗咬不咬”。只有干部脚上粘着泥土,百姓心中才会冒着热气。从怀揣“把人民救出苦难”信念的谷文昌,到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的沈浩;从为带领群众脱贫耗尽最后一份心力的“羊书记”姜仕坤,到信奉“不给老百姓办事才丢人”的基层干部李培斌……他们所坚守的赤子之心,正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他们为民“背石头上山”的品格和担当,正是共产党员最应有的模样。

  两车同行,快者不一定领先,稳者才驶得长远。这是年轻干部成长最平实而又最生动的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年轻干部成长,须臾不可急躁冒进,唯有行稳,才能致远。正如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成长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责任编辑: 逄润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