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同一性

2017年07月06日 09:05:33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蒋智平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同一性,最大限度地消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差异性。要抓住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责任这个关键,从建立健全领导体系、管理体系、责任体系、保障体系入手,不断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同一性。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同一性;差异性;党的建设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同一性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1]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势崛起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的不断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本文从事物发展中矛盾同一性的角度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内在逻辑

  1.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何引导、帮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于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成为现实的需要,开始了有组织、大规模的探索实践。

  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就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同年9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私营企业主等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提出了吸收党员的新标准,允许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2012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扩大“两个覆盖”、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就新形势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系统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早期的初步探索、到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发挥实质作用的实践历程充分证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完善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我们党就必须牢牢占领非公有制经济这块阵地,否则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就无法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我们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有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基础。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第一条内在逻辑。

  2.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国情,作出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016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发表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是指导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讲话深刻阐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经济健康发展与人士健康成长、新型政商等重要关系,传递了明确导向,回应了思想关切。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天生就是尽善尽美的,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污染环境、偷税漏税、行贿、违法违纪、生活奢靡浪费、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在历年来诸多领导干部腐败案件尤其是近年来影响恶劣的湖南衡阳贿选案、辽宁贿选案、四川南充贿选案中,都有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身影,在其中起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衡阳贿选案中,共有56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行为,涉及金额人民币1.1亿元,人均行贿近200万元,有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钱物,有32名企业界人士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被终止人大代表资格。习近平总书记对衡阳贿选案发出了“六问”[2],包括:“这里面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市委和市政府到哪儿去了?”;“当地人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到哪儿去了?”;“当地的纪委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党纪国法观念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良知到哪儿去了”。2016年1月,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衡阳破坏选举案,他指出:衡阳破坏选举案与南充拉票贿选案性质极为恶劣,是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挑战。辽宁贿选案中45名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其中一大半是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强调,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底线。[3]

  实践证明:党的坚强正确领导,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只有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才能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否则将迷失方向,严重破坏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也将无从谈起。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第二条内在逻辑。

  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在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亿万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最根本目,就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非公有制企业广大的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广泛地凝聚力量。

  第一,党组织是凝聚职工群众服务企业发展的助推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具有组织动员优势,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经营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能最广泛发动党员群众,最大程度地调动整合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激发党员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不仅能实现党员个人的社会价值、塑造党组织形象,而且能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党组织是先进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和引领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文化引领优势主要体现在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党员教育工作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积极倡导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双向融合。通过学习宣讲、专题培训、辅导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党组织是职工群众的利益维护者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心聚力优势主要体现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

  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天然的凝聚力,能把广大员工紧密团结在企业党组织周围,在汇聚人心、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党组织是企业人才的发现者和培养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集聚人才优势体现在我们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我们的党员都是经过多次考验、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人才,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对人才具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越是优秀分子多的地方,越能成为发现人才、集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摇篮。

  实践证明: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才能在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实现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非公有制企业就会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广大职工群众的作用就难以得到尊重和发挥,就会水滴石穿地破坏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第三条内在逻辑。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差异性

  1.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底数不清。对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到底有多少党组织和党员,虽然开展过多轮排查,但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和台账。二是责任不明。管理体制不顺。存在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问题。企业发展好、知名度高、工作基础好的,大家争着管;基础不好的,大家都不愿意管。三是保障不力。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导机构,但由于经费不足,各项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四是工作不实。有的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即使建了,活动也难开展,还不如不建。有的认为只要把党组织简单建一下、走一下形式就行了。五是队伍不专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是由国有企业改制、下岗职工或招录大学毕业生担任,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方面难以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

  2.业主支持上存在差异性。与国有企业不同,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属于私有,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拥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拥有对人、财、物的支配权以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无法像国有企业一样,通过“党政合一”的形式来实现组织领导地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出资人)的认识和支持程度。虽然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实施,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党建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业主(出资人)认为:组建党组织以后,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监督,影响企业的逐利目标;党组织会借助政治优势,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出现“失权、分权、争权”现象;党组织活动,经费负担重,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自己是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党无权干预其活动,没有必要成立党组织,诸如此类等等。[4]由于国内国外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不同,外资企业尤其是不少台账、日资企业认为,企业不参与政治活动,不希望企业建立党组织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有的认为建立党组织可能为企业涂上政治色彩,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声誉,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潜在的政治风险;有的认为其原所在国家(地区)的意识形态与党的意识形态相对立,建立党的组织会带来现实政治威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首先强调人是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有效影响其行为;其次强调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之分,只有当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只有当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企业主(出资人)创办企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实现自我价值。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业主(出资人)的明显体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在企业初创期或经营部稳定时期,企业主的第一位需要是企业的生存和经营的持续;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或者企业发展在行业内、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时,企业主(出资人)就会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希望通过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队伍凝聚力、扩大企业影响、得到根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同、获得参政议政的渠道等等。党企业主(出资人)在经济上获得成功时,就往往希望通过支持党建工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5]这在宏观上就体现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顺利,近年来基本上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而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初创型的小微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党建工作开展则十分艰难,不仅党组织覆盖率很低,党的工作覆盖难度也很大。

  3.职工群众参与上存在差异性。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主要有六类人群,存在六种心态:一类是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从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缺乏归属感。二类是大学毕业生,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工作单位变动频繁,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缺乏稳定感。三类是进城务工人员,兼具农民、工人双重身份,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缺乏安全感。四类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下海经商,尽管财富增加、事业有成,但感觉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承认,缺乏荣誉感。五类是海归人员、“富二代”企业家等,他们中的一些人长期在海外学习,熟悉海外政治、文化环境,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全面了解,对党和政府缺乏认同感。六是创业创业群体,他们响应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号召,大学毕业或者从原单位离职后创办企业,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生存发展难度大,承受了巨大市场风险和经济、生活压力,缺乏政策获得感。

  按照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学上人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人,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自利,一方面理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队伍中之所以存在以上六种心态,根本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人理性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队伍中占主导地位。经济人理性导致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空虚。在精神层面缺乏信仰和追求,革命意志消沉、理想信念动摇。部分人不信马列信迷信,不问苍生问鬼神。二是党性观念淡薄。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对党组织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既不愿行使党员权利,也不愿承担党员义务。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成了“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三是群众基础薄弱。少数基层党组织对职工群众漠不关心,思想沟通少,情感交流少,不了解职工群众疾苦。四是法纪意识不强。信奉“潜规则”,在面临项目违规、行政处罚等发展困境时,不是走正规渠道解决,而是热衷于找门路、托关系,找领导批条子、打招呼。五是工作漂浮应付。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做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党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六是队伍软弱涣散。部分党支部软弱涣散,班子形不成合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吸引优秀人才方面不作为。七是进取精神缺位。少数党组织负责人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党建工作不想抓、不愿抓、不会抓。八是追求物质享受。个别党员对金钱顶礼膜拜,认为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金钱、权力和地位。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相互攀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三、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实践要求

  (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的内在辩证关系。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情况复杂。从涉及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企业业主(出资人)、党组织负责人、党务专干、党员和职工群众、党建工作指导员等等,虽然涉及多个方面,但其中占主导地位只有三个方面,即: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企业业主(出资人)、党员和职工群众,其它各个方面都可以归属于以上三个方面。其中,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专干,可以归属于党员和职工群众,都与企业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党建工作指导员,代表上级对企业进行工作指导,可以归属于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

  从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外因,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主要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业主(出资人)、党员和职工群众这两个群体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而起作用;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党员和职工群众是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中的内因,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地,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党员和职工群众真正从党建工作中受益和增强政策获得感,才能够真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切实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之所以存在差异性,根本原因是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重视支持不够,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落地,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党员和职工群众信心不足、思想迷惘,严重损害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1.要着力建立健全领导体系。2012年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按照中央要求,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五种模式:一是依托省委组织部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这以浙江为代表;二是依托统战部、工商联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这以山东、湖南为代表;三是依托工商局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这以甘肃为代表;四是依托总工会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这以重庆为代表;五是单独成立社会工委负责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这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这些年的实践证明:统战部、工商联、工商局、总工会等各个部门,都在某个领域具有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职能优势。比如,统战部、工商联与代表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紧密,在抓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工商局具有非公有制企业注册、年检年审、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职能,在摸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底子、抓好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有独特优势;总工会与广大基层工会联系紧密,在依托工会组织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由于部门的局限,实践中虽然能充分发挥本部门优势,但都存在小牛拉大车的问题,难以克服部门障碍有效整合其他职能部门的优势,形成最大合力。从更有利于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要求、从更有利于牵头抓总落实管党责任的角度来看,组织部门作为管党的核心部门无疑更具优势。依托组织部门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更有利于统筹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形成最大合力。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5〕51号),要求县以上地方党委要依托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的,可依托党委组织部门将其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整合为一个机构。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按照中央要求依托组织部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以下简称“两新”工委)及其办公室。下一步,应抓紧积极推动地市、县市区一级依托组织部门成立“两新”工委及其办公室,做到有机构、人员、有场地、有必要的工作经费,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打实地高效运转起来。

  2.要着力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系相对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管理体系也存在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多头管理管理混乱的问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国企改制企业,其党组织关系还挂靠在原上级主管单位;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依托统战部、工商联、工商局组建,其党组织关系相应第挂靠在统战部、工商联、工商局的有关工作机构;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关系挂靠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或有关园区。从更有利于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一性要求、从更有利于加强联系管理的角度来看,按照属地化原则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管理体系无疑更科学合理。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原则,主要要抓好两个层面:园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其党组织关系由园区统一管理;不在园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其党组织关系根据企业规模、影响力大小分别由村、社区、乡镇、街道或市、县“两新”工委直接管理。

  3.要着力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责任分散理论认为,责任越直接越明确,工作越能落到实处取得最佳效果。要在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两新”工委的同时,积极对原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进行及时调整,依托统战部、工商联、工商局以及相关部门成立综合党委,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职能优势,责权统一,共同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着力强化各级党委、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一把手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抽查台账等方式,对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党建工作台账、强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建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4.要着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一是要落实工作经费。积极通过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返还、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筹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认真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党费全额返还、党组织活动经费计入成本、税前列支等政策。争取将“两新”工委党建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从留存党费中划拨专项资金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给予补助。二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分层分级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党务专干、党建工作指导员定期进行全面轮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机关派、社会聘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作用。三是要加强场所建设。以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分布的园区、商务楼宇、商业街区、专业市场为重点,统一建设开放性、服务性、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在服务党员、凝聚职工群众、组建党组织中的“孵化器”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省“两新”工委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6连问,这就是习近平对拉票贿选的态度》,凤凰财经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918/14885333_0.shtml,2016.9.18;

  [3] 《张德江主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会并发表讲话》,经济日报,2016.9.14;

  [4]薛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殊性及其制度创新》,《探索》2002年第1期第37页;

  [5]张燕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动力机制探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1卷第1期(总第139期)第25页。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