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古代的慈善家

2016年09月07日 15:29:09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作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或是大商人,或是地方官,但都以自家资财资助困苦之人,进行着慈善义举。

  范蠡是春秋后期越国政治家,他曾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后来,范蠡离开政坛,四处经商,赚了不少钱。那期间,范蠡多次将经营所得的巨额钱财,接济给穷人,后人也称赞他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慈善家。

  汉朝的慈善家也不少。西汉宣帝时的官员黄霸在任扬州刺史时,常常鼓励乡亭小吏畜养鸡猪,施舍给那些鳏寡贫穷户。他在任泉州太守时,也不时 “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大行慈善事业。东汉光武帝的外祖父樊重也是一位慈善家,据《后汉书》记载,樊重曾经借贷给贫困人家一大笔钱, 到了还款日期,他便将这些人的借债文契一一销毁,令借贷人十分感动。樊重家里还有不少 “池鱼牧畜”,凡前来求鱼及牲畜者,有求必应。 光武帝时期的名臣宣秉,官至三公九卿,权势很大,但他一生节约,从不乱花钱,并把历年所得薪俸,尽数赠与贫苦亲族和孤寡之家,以致逝世时,“自无担石之储”。

  魏晋南北朝时,民间也出现了不少慈善家,在地方大行善事。北魏时的良吏路邕,在任太守期间,每天都会从家中取出粟谷,赈济给贫苦百姓。另一良吏闫庆胤在任敷城太守期间,正遇荒年,他把自家千余石粟米“赈恤贫穷”,帮许多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隋文帝派兵南征陈朝时,有许多北方兵士不服南方水土而患病,名臣公孙景茂便用自己的薪俸为患病士兵求医、煮粥、熬药,并因此救活了1000多人。后来,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又动用自家薪俸和家产, 购买大量鸡猪牛犊,“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另一位隋朝名吏辛公义在出任岷州刺史时,当地多灾多病,而百姓又很怕染病,“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以致“父子夫妻,不相看养”。辛公义让下属将岷州境内所有疾病患者都用麻板抬到自己家来,将自己的薪俸全部用来买药给病人医治,并亲自料理病人的饮食起居。结果,病人全部痊愈。

  北宋的大峰和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慈善家。宋徽宗时期,大峰和尚来到广东潮阳,他自己募捐并筹集资金,在潮阳修建和平桥,历经12年,至南宋初年建成。当地居民感恩戴德,在桥旁修建 “报德堂”以示纪念。从此,广东潮汕地区的慈善事业和慈善机构日渐兴盛,直到民国时期。1929年,当地人所写的 《祖师纪录碑》,详细记载了大峰和尚的生平善事:“宋大峰祖师,闽人,为宣和时高僧……劝喻潮人造桥、修路、施棺、殡殓、救人、赠药、赈灾、恤困等善举,毕生不倦,开化潮人不少……各县遂风起云涌,奉祖师神像,力行善举”。

  明末清初,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形成一个高潮。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成立地方慈善组织,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体给予有效救济,他们遇寒者给衣、遇饥者给食、遇病者施药、遇死者施棺,有的还筹集经费,给贫困儿童办学。东林党人士高攀龙、钱一本、陈幼学、叶茂才等人组织起同善会,向社会宣扬良好的道德风俗,收养生活无着的贫困孝子、节妇和贫老病者,资金由同善会员集体募捐。

  在同善会的基础上,清朝时,江南的民间慈善事业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据统计,仅苏州一地,即有各种名目的社会慈善团体120多个,上海地区也有80多个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有的建起育婴堂,专收弃婴抚养;有的办起仁济堂、同仁堂,给穷人免费提供药品。

  清朝名臣陶澍和林则徐也是慈善家。道光年间,陶澍任安徽巡抚。一次,恰逢大火灾,他开始考虑建立一座防备灾荒的民间义仓,定名为“丰备义仓”。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陶澍任两江都督,他和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终于把丰备义仓建成。同年初,林则徐在苏州城里还修建了10间大小仓库,名叫长元吴丰备义仓,并从外地买粮存放。在此后的20多年里,这些仓库有效地起着荒年赈灾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他自己捐款,在伊犁兴修龙口渠,为新疆人民谋福利。

  后来,长元吴丰备义仓由官民合办转手为当地士绅联办,慈善事业规模越来越大,不仅灾荒赈济粮食,还筹建“协济粥厂”,后来又向失业百姓提供救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长元吴丰备义仓管理人员创办了一所专收贫困家庭孤苦儿童的 “儒孤学堂”和一所帮助流亡人口和贫民子弟就业的 “贫民习艺所”。这样,长元吴丰备义仓就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慈善机构。

  到了清末,一些西方慈善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并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慈善事业及观念。晚清思想家郑观应在一篇题为《善举》的文章中,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慈善机构, 主张中国应通过官绅合力,遍设西方式善堂。自此,中国的近代公益事业逐渐形成。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