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庄村里看非遗

2024年08月27日 17:35:56 来源: 浙江文化产业 作者: 嘉文轩

近年来非遗国风浪潮袭来,无论是泉州大街小巷的“簪花”,还是火遍社交媒体的“扎染”,非遗这块“老招牌”被重新擦亮,那些鲜活的非遗产品乘着国潮之风走出“闺阁”,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新宠儿”。

图片

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研学活动现场

在乌镇一个叫陈庄村的小村子里,非遗文化不仅被挖翻出了新的花样,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字招牌”,为这个小村庄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韵新生陈庄梦

在老一辈口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先有陈庄,晚有乌镇。陈庄村位于乌镇镇区南侧,小桥流水旁,桃花红梨花白,一座座傍水而建的农舍,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整个村庄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村子不过百来户人家,却汇集民宿、咖啡店、手工艺店、非遗小吃,处处都能看到艺术的影子。

图片

陈庄村风貌

就在六年前,这个风景秀美的枕水古村落,竟是一个水质混浊、河道淤积,岸上鸭棚连片、臭气熏天的养鸭村。

2018年5月,陈庄村几经调研,确定了以发展竹编非遗文化为核心的主题艺术村落。近几年,陈庄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以非遗文化彰显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

图片

陈庄村风貌

非遗文化焕新颜

白墙黛瓦、枕水人家。古色古香的韵味在这片江南小镇里得到了充分诠释,新技术新活力也在这片土地竞相迸发,在新老融合中,陈庄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密码”。

立足当地特色。陈庄村曾是江南著名的“竹编之乡”,竹器业是陈庄村的传统手工业,文学巨匠茅盾常怀念的故乡姑嫂饼也源于这里。

图片

陈庄村竹编工艺

陈庄村立足本村特色,引进了本村竹编创新品牌“竹芸工房”以及乌镇老字号“泰丰斋”农业产业两项业态,以非遗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北庄非遗传承匠人村”,将“文化符号”转换为非遗“文化产业”,让陈庄特色切实地变成陈庄经济。

传承创新结合。陈庄村为了让这些非遗文化不再束之高阁,推出诸多迎合当下需求的新鲜元素,开发“竹编工艺品”、“泰丰斋扎染工艺品”系列文创产品及“乌镇茶食”系列伴手礼等衍生产品。

此外,还通过举办“乌镇乡村香市嘉年华”、亲子游研学、非遗竹编课程进校园等项目,真正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之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推动农旅融合。在做强非遗旅游产业的同时,陈庄村还注重拓展新业态,以农旅融合产业带为切入点,推动打造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雍泰农庄共富工坊,融民俗、农耕、美食文化为一体,让群众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和就业。

村里还通过扶持非遗文化企业,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真正让村民们尝到非遗这块蛋糕的甜头。

汇聚文化资源。陈庄村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在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肌理、格局的基础上,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造,将文化融入文苑空间,塑造特色文化场景,不断提升传统村落发展保护利用水平。

陈庄村还与邻村抱团建立“水乡寻梦”党建联盟,联合成立港陈乡村旅游公司,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新居民“融入桐乡”民俗体验活动等文化主题展会,实现接待人流量4万余人次,将文化资源真正赋能乡村发展。

文化传承映未来

陈庄村用好非遗这块“招牌”,招来了游客,也招来了村民们共同富裕的信心。对此,笔者对当下风靡一时的非遗潮有以下几点启示。

立足本土风,在挖掘当地特色上动脑筋。非遗文化大多是基于一个地方的风土民俗和时间沉淀留下来的宝藏,有其生长的文化土壤,为了文化旅游跟风引进非遗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样只会形成高度同质化的旅游资源,出现每个景点都有的“凤梨酥”“绿豆糕”和“核桃饼”,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也难以真正招来顾客。

所以各地不妨在非遗文化“热”中,多进行“冷”思考,努力挖掘自己本土非遗文化,思考如何将这些非遗文化做成自己的“特色招牌”。

图片

陈庄村风貌

打好宣传牌,在创新传承非遗上做文章。非遗文化有时候被称为“小众文化”,是因为其大部分工艺在当下已经失去了较为大众的使用场景,逐渐被束之高阁。非遗成了单个传承和单独的文化符号,大众难免对其有“距离感”,其本身也就难以家喻户晓。

事实上,非遗如果单独依靠个体的传承,而并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缺少了大众文化这块土壤,其传播力和生命力都会受到影响。在当今社会需求逐渐丰富和个性化的当下,非遗文化有许多潜在的发展机遇,可以顺势抓住机遇,让非遗重入大众视野,实现长效传承。

当好服务者,在营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非遗文化带动当地发展,并不是单个人的努力,需要多种资源的协调,当地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非遗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文化资源,正所谓“独木不成林”,其难以单独发展壮大,势必要依靠周围的配套文化资源和产业,所以不妨打破“保护”的定式思维,尝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联动周围的文化旅游资源,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乃至城市整体的发展之中,用心做成一张“城市名片”,真正让这种“软资源”转换成“金资源”。

图片

陈庄村风貌

陈庄村用一根竹条,一个小饼,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让非遗这块“老招牌”变成了老百姓生活宜居、生态良好、共同富裕的“金招牌”,这个江南水乡的故事也将被每一个“来过,未曾离开”的游客传向远方。

(图源:桐乡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